当白昼褪去一身素色,夜晚悄然登临。
灯光不动声色地角逐登场,暮色中的西湖便倏忽呈现在眼底。
音乐喷泉
靠近湖滨三公园附近有处音乐喷泉。夜七点,湖边人群攒动,绕湖排成半月牙形。
不多时音乐声起,喷泉似久禁在水宫中的蛟龙,怒吼着腾空而起直入云霄,五颜六色以排山倒海之势交替呈现。
人群中频频发出惊呼声。片刻又似仙女身披彩带轻盈群舞,舞成一个皇后的紫色头冠。
高低起伏中,游人被喷泉画成一条激情四射的抛物线。啧啧惊叹声不绝于耳,喷泉嘎然而止,终于再次被困在了湖底。
西湖喷泉其靡丽之色叹为观止,游人兴致高涨意犹未尽,遂四处散开围绕湖边闲庭信步。
忽听得不远处传来阵阵歌声,声音优美动听。寻声望去,一株浓密高大的槐花树下围绕了一圈黑压压的人。
露天越剧
游人不自禁地加快步伐走向槐花树,拨拉人群钻了进去。呀,这是谁家的小姐和公子,情意浓浓哀婉凄凄。
只见灯光树影下,着戏服捻纸扇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肝肠寸断泪眼婆娑。暗影里,鼓队锣钹笙胡一应俱全 ,俨然一个露天越剧院。
“朝夕相伴几度春,莫知英台女儿身。玉人有意天无意,金玉良姻几个成?媒妁之言父母命,棒打鸳鸯俩西东。笑问世间情何物,生死相许无所恨。”西湖造就了多少浪漫凄婉的爱情故事,一曲《楼台会》唱哭了多少人。
西湖画舫
画舫游船已恭候多时,船头左右两侧有石狮蹲守在门帘外。船上灯火璀璨,五光十色,宛如宫阙仙境,倒映在湖水中。这也许是京城的相爷府,经由仙家一拂尘,便来到此处安家!
游人登船,画舫鸣笛在夜色里悠悠而行。
白昼黑夜反复交错,亦数不尽西湖繁华夜景,真个是 “暖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人群向着白堤方向移步,三五成群地散落在不同风景处。朦胧夜色渐渐地,只闻得空气里传来时断时续的窃窃私语声。
沿途经过孤山脚下,浓烈的静夜终于来临。幽静的绿树锦簇中拾阶而上,迎面穿过一座石碑坊,逐渐攀高中清风徐徐而至,连接天际处现出一座圆月门,门楣上写着“西泠印社”四个大字。
站在顶端,游人兴奋地转身面向西湖,五彩斑斓便尽览眼底了。
西泠印社
西泠印社庄严幽静,室外凿石林立,室内挂匾披联,名人墨迹触目可见,印章多达六千余件。
光影交错中,隐约可见缶道人偕同白石山翁在青灯下伏案书画,晚清风骨,百年印社,石鼓篆书第一人!
不多时,荷花仙子差风童子传信:“东坡居士已小酌微醉,妾身卸尽晚妆之前求见纳南容若一面”。于是游客下孤山奔赴荷花池。
十里荷花
粉瓣含白黄蕊莲,雨露荷叶伴昼晚。
仲夏荷花,在微风中绽放着美丽的身姿摇曳独舞。一眼望去真个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游人竞相留影,荧光灯下光彩夺目,荷花仙子羞答答地低垂眼帘静如处子,此时东坡居士已深醉。
断桥残雪
游人渐疲乏已到白堤断桥,白素贞与许仙邂逅借伞定情之地。长长的白堤东起断桥残雪,经锦带桥向西,止于平湖秋月。
断桥处,各色古装,裙袂金钗,发髻羽扇,似各朝闺中小姐款款而来。着一袭汉服金冠玉坠柔美端庄;着一袭白色长裙仙骨出尘;着一袭粉色衣裙玉扇遮面。
微风徐徐,柳树春心荡漾,不禁撩惹起游客,游人的疲乏便又散去。
游人转身回看来时路,对岸已成景中景。房屋、倩影、灯光在树木、湖水中交错呈现尽收眼底。游人惊觉设计师的匠心独具,啧啧惊叹声不绝于耳。
西湖是古时文人墨客聚集之地,千言万语不能一一诉尽,惟白居易之诗可鉴:“江山与风月,最忆是杭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