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龙说,小程序在2017年1月9日就要正式开放了。极少在公众场合露面的张小龙,愿意为了小程序,花上一个半钟头,去秀他不擅长的演讲能力;愿意为了小程序,去消费他"谜一般男人"的魅力。这足以说明小程序是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产品形态,或者说,小程序是张小龙某种理想与情怀的载体。

这个理想,就是演讲中描述的,在万物互联的未来,信息将变得“触手可及”。那是他描绘的“也许是十年后”的场景,那时候已经没有所谓的线上和线下之分,每件真实存在的物件,背后都有数字化、触手可及的信息和服务。
张小龙觉得他有这种使命感,要为人类这种美好未来,往正确的方向推进哪怕一小步。
于是乎,他为小程序赋予了近乎苛刻的二维码情怀。
为什么是二维码?因为二维码是以当前科技水平来说(相较于十年后的万物互联,VR、AR技术泛滥时代),最好的“信息与服务触手可及”解决方案。去餐馆吃饭,饭桌扫一扫,点餐埋单触手可及;医院、车站扫一扫,排队挂号购票触手可及;家用电器扫一扫,说明书触手可及。
也许为了更多鼓励线下实体的这种“触手可及”,张小龙居然把线上的“扫一扫”——长按二维码识别这一关键功能给克制掉了。
好,说到这里终于要点题了。跟随着小程序(应用号)欢呼雀跃期待紧张那么久的纯线上产品玩家们,也就是有赞小程序、微店们,这个小程序关你们什么事?
有赞做个小程序,帮商户(微商)开了个小程序的微小店,你让商户拿给谁用?怎么拿?让微商们别发朋友圈了,把二维码打印成海报了跑去望京SOHO旁的O2O一条街派吗?还是跟做电商的商户们说,你们还是到线下去开实体店吧,开了实体店后在店门口就可以放我这个小程序二维码了。
也许微信内部也还在挣扎,毕竟微信不止是张小龙的微信,再大的情怀也不一定架得住海量线上用户符合人性的“基本要求”,还有背后那巨大无比,对腾讯而言“触手可及”的利益。
于是,在今晚我的讨论群里发现了这么一个有趣的现象(截一段聊天记录,后面附视频):
长按识别能够直接打开小程序的珍贵视频(感谢Caviar实拍):
也许如张小龙所说,纯线上产品形态的小程序,可以利用“公众号与小程序打通”来发挥威力。这样子原有的线上产品,可以利用起原有积攒下来的粉丝流量做产品体验升级,这也许也算是有赞们的一个安慰奖吧。
对于这个“公众号与小程序直接相互切换”的形式,我尝试着想想具体落地的实现形式:
方式一:公众号菜单、服务号模板消息,直接跳转打开小程序。
这种方式可能性极低,特别是模板消息,这是个活跃度非常大的入口,假如这么设计,那就不是一个安慰奖了,而是一个特等奖。
方式二:丰富公众号主体的信息介绍页(公众号右上角进入),在公众号主体页面中,增加该公众号关联的小程序的列表,点击可以直接打开小程序。
嘿嘿,公众号主体信息介绍,本来就是个鸡肋界面,谁那么有空会去看,在这里放小程序,对商户的价值几乎没有。
方式三:公众号右上角,在打开“公众号主体信息介绍”的位置,同时有一个平级的“关联小程序”链接(有小程序的话),直接从公众号打开小程序。甚至乎,在公众号内页的右上角,除了分享、收藏、投诉等菜单外,加多一项"关联小程序"。
这或许是最接地气最中庸的解决之道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