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文蔚来大连开演唱会的当晚,我住在离机场很近的一家酒店里,等待着第二天早上飞去南京。在网上订酒店的时候无论如何都没想到,这个酒店竟是五年前第一个年假时候来大连参加老大婚礼时住的地方,转眼间,五年过去了……

当天我并不知道老板娘也千里迢迢的来了大连看Karen的演唱会,就像她也不知道我会在第二天就要飞到千里迢迢的南京一样,一个是大学起就喜欢的女歌手,一个是伪文艺女青年半辈子的梦想,还有一个魂牵梦绕的,便是那整片整片的油菜花,那里就好像是片净土,需要和最投契的人一起去朝圣,譬如那个喜欢叫我花花的孙大媛,也譬如这个每天都要和咖啡打交道的老板娘,我们对那片金黄的向往是从《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开始的,十几年间,从未散去,愈发浓烈。

大连从来就不是别处,那儿有熟悉的海、熟悉的街、熟悉的人,还有熟悉的回忆……虽然时过境迁……除了那个叫海之韵的地方,除了星海华表,其它的还依然是记忆里的样子。曾经无数次经过的周水子机场,我还是第二次亲近它,上一次就是五年前的那一回,去接一位久别重逢的老友,就像梁实秋在《送行》中写下的: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风多大雨,我要去接你。这辈子大概就最受不了的就是离别,除非此生再不相见,否则真的只说句再见就好。而所有的道别里我最喜欢明天见,如果明天不会再见,那就后会有期、来日方长吧!



鞍山-大连-南京-杭州,原本在我的计划里是没有杭州的,我对那儿的了解除了西湖、白娘子、亮亮上学的地方之外就基本上是一无所知,结果我又犯了印象病,对杭州的印象是既不亲切,也不喜欢,西湖就好比二一九公园的大河泡子,如果没有三潭映月,我真的不确定这里就是闻名遐迩的西湖,当地的旅游业过于发达,那些随处拉客的导游彻底的恶心到了我,这也是我从来都是自由行的最重要的原因。



我觉得我的年假是从苏州开始的,在同里和周庄之间,我选择了同里,朋友们说江南的水乡大抵上是差不多的,所以我选择同里大概是命运的指引。我说过,水乡是我半辈子的梦想,我幻想着在这样的小桥流水间的地方慢下来,享受另一种--有别于行尸走肉一样的生活,也许这样的日子才是生活,而我每天也仅仅是活着而已……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很久以前听过一种说法:江南文化代表,苏州首当其冲。直到去了苏州才知道,从人文景观到历史底蕴,都让我这样久居北方城市,一身匪气的粗人也叹为观止,苏州满足了我对于江南的所有想象:吴侬软语、水光山色、园林错落、巷陌深深……它时而像是一个千年历史的老者,充满了古城的神秘,时而又像是个温润婉约的姑娘,绰约多姿温柔细腻,水乡的气韵大抵都在这里。看惯了钢筋混凝土森林的我尤为钟情这样的白墙黑瓦,仿佛可以置身在千年的历史里,见证这个民族的荣辱兴衰一样。









如果说苏州是一个妙龄女子,那么南京就如同一位翩翩公子,我喜欢路两边那些高大的法国梧桐,长长的街道,被梧桐延绵的看不到尽头。树冠遮天蔽日,亲切的好像回到了高尔基路上一样,没有人在异乡的疏离感。在南京的那几天,始终沉浸在绵绵细雨中,有了雨,南京就有了一种肃穆的美,有了雨,那些厚重的历史和现代化的文明就都笼罩在了雨水旖旎的温情里。于是下车,只是在梧桐树下漫无边际地行走,看着梧桐叶在脚下翻飞,用心去听那梧桐叶落地的声音,悄然间升腾为一种不知名的情愫。








这些年的所到之处,总会随手拍些街边的照片,然后进到这些与当地建筑融为一体的小店里坐坐或是逛逛,打发一下独在异乡的休闲时光,这些生活中随处可见的LOGO,在千里之外的城市里有了另一种解读,时尚又不失温情,我喜欢窜到街头巷尾,去体会当地人的生活,比起介意自己去过的地方的多少,我更在意自己用心感受的东西太过于贫乏,苏州、南京,下次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