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束了于洁老师的《我就想做班主任》,思绪飘忽不定,脑海里回旋着一个问题:怎样做好班主任。
很显然,于洁老师在书中给出了答案。
她说,班主任工作是什么?有时候就是先平静了自己的内心,再平和地教育学生。平静平和,才能跳出愤怒与焦虑,看到教育的一点点有趣与诗意。
就像每一位初涉教艺的新老师一样,接手班主任的于老师也遭遇了人生中的酸涩初体验。班里的留级生将所有的课桌堆砌,垒到了教室屋顶。满怀欣喜的于老师乍一看到,心中的失落化作串串珠泪。可是,她并没有愤怒,也并没有焦虑。
现在来看,她的处理方法非常睿智。飞起一脚,踹翻课桌。然后,一排一排地摆放整齐。结果呢,显而易见,幸灾乐祸的罪魁祸首们从此服服帖帖。
没有愤怒地追查,也没有焦虑地回避,而是智慧地积极面对。
于老师说,根深才能叶茂,立德才能树人。人的根一定要稳。什么是人的根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想起十多年前,当我还是班主任的时候,也曾遭遇过束手无措的境地。值得深思的是,处理的方法过于简单,未能理性地对待。

于老师说,班主任的工作是什么?是在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慢慢让自己拥有一颗柔软慈善悲悯大气的心。不要急着太早就判断他们未来的人生,更不要用无可逆转的惩罚来对待还在变化中的学生们。
这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呢?于老师中途接手了很差的班级,可是,让学生们没想到的是,竟拥有了于老师爱的呵护,更感受了于老师的情的感染。虽然,相处的时间短暂,在孩子们的心里,却已打上深深的烙印。
没想,正如于老师所说,越差的班级就像越差的学生一样,更加地敏感,更加地在意,如沙漠里长期缺水的草根,长期缺爱的他们如此渴望着老师真诚善意信任的滋润。
这样的经历,谁不曾体验。可是,真正做到温柔相待的又有几人呢?
那一年的我,正处在情绪低落的时期。恰好,接手了很差很差的班级。有多差呢,文言文别说背了,能读顺溜的人都没有几个。当我带着孩子们观看《开学第一课》,感动得泪流不止。可是,当我回头的时候,他们在笑,在相互打闹。就是这样的遭遇,差点使我心生绝望,以致于产生了不想当老师的念头。

于老师说,班主任工作是什么?我曾经冥思苦想久久,却没有想到答案来自于我的学生。信任学生,温暖学生,与学生共同进步。是寻找一种师生间的真情实感,心灵默契,会意一笑。原来,在我们追求的“立功、立言、立德”所谓成功背后,还有更高层次、最美好的“立情”。原来,不要空洞地说教,就是人与人真诚平等的相处,不要居高临下地教育,就是捧着一颗真心与你面以地,就好。
没错,就像于老师所说的那样。当我深入了解,才知道,这个最差的班级里,孩子们境遇大都很悲惨。几乎有将近一半的孩子拥有着单亲家庭,而且,条件都很差。有一个小女生,自出生后,便没见过父亲。有一个小男生,也是从小便失去了母亲。还有一个小女生,母亲又聋又哑。当我知道这些情况以后,心中的悲悯使我忘却了绝望,开始俯身倾听他们微弱的表达。也便从那时开始,我付出了满腔的爱与真诚,和孩子们一起越来越有信心。

于老师说,班主任工作是什么?有时候也许是一场单相思的苦恋。费力耕耘却颗粒无收,焦虑过,绝望过,也因为已经尽力而在时间的流逝中不再耿耿于怀;有时候是美妙的心有灵犀,看一眼,就彼此懂得。
这样的情形,的确在日常的教学中占了大多数。细说起来,我也曾付出过很多。利用周末的休息时间为孩子们整理作文,然后编印成册。常常为了上好一堂课,精心地准备。就算一首歌,也要找到最合适的。但是,也有学生不领情的时候。当然,也有体会到这份良苦用心的孩子。只要懂得,便好。

于老师说,班主任工作是什么?我想,没有比“亦师亦友,度人度己”更恰当的表达了。原来,不要空洞地说教,就是人与人真诚平等的相处,不要居高临下地教育,就是捧着一颗真心与你面对就好。
当我终于体会到美妙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教学相长的时候,竟在不觉间成了学生心目中的“文学才女,工作狂人”。不过,最喜欢的,还是小女生所说的“风一样的queen”。课堂中的交流,是那般的和谐融洽。课堂外的交往,又是那样的美好自然。收到孩子们的小礼物,内心里竟有初恋般的甜蜜感觉。爱出者爱返,这话果真没错。

怎样做好班好主任呢?
于老师说,只有咬牙坚持到和我一样不跑会难过的时候,才会真正明白跑步来的愉悦感。不要羡慕我现时的明艳,它的背后浸透了奋斗的血泪。走到今天,我只相信这几个字:长期坚持,熟能生巧。遭遇过教育的失败,才会感到教育的美好。跋山涉水才能看到路两边的风景,吃过苦头才终于尝到了甜头。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一种新的感觉,只要好好活下去,就能看到从前没有的风景,感受从前没有的心情。你觉得累,是因为你在走上坡的路,持之以恒地走下去,就会离目标越来越近。
对于我来说,目前的情况下,想成为班主任的愿望一时还不能实现。那么,静下心来,从于老师的智慧中做好语文老师吧。

于老师说,教育本就是人与人的沟通。教育之美,宛如恋爱之美,美在爱恨交织,美在百转千回,美在快乐与伤感,幸福与隐痛。教育,说到底是审美。教育之美,宛如山川之美,美在瞬间又永恒,美在变化又无常,美在云开雾散,自然而然。做一个老师,就该有陶渊明的采菊悠然,哪怕粗布淡茶;该有苏东坡的豁达乐观,哪怕芒鞋竹杖,一蓑烟雨……
我想,体会到教育之美,距离做一名好老师的目标便不会太远。在踏上教育这条路的时候,我简直就是误打误撞。能够在从教路上顺利地走到现在,更是命运的厚待与恩赐。当我感恩这份殊遇的时候,也在努力地珍惜每一场师生的有缘相聚。带领着孩子们体味语文之美,引领着孩子们感受课堂之趣。在美妙无比的读写中发现生命的无限精彩,创造更完美的理想境界。于我而言,便是莫大的幸福。

于老师说,表面上看,是教师在教书育人,根本上却是教师关照自己的内心世界,不断发现自己,反思自己,悦纳自己再去悦纳学生的一场修炼,度人度己。随时撒种,随时开花,人生长途花香弥漫。一个教师的芳华如何度过?守住一颗躁动不安的心,陪伴一群来了又去了的人。芳华岁月里,我披蓑戴笠,辛勤耕耘,我的一亩三分地里种什么?种桃,种李,种春风。我只管去爱我的教育,用最干净的美好去做最艰难又美好的教育,一个教师的芳华永远不会老去。
想起缪尔·厄尔曼的《青春》: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单纯、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弘的想象,炙热的感情,青春是生命的深泉涌流……
像于老师那样,静下心来,用情,用爱,认认真真地做一名好老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