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的本质就是大脑的应用。
回想少年时期的我们,每次考砸了,都会被老师质疑:脑子呢?!
现在想来,年少的我们确实是“大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典型,那会只会死记硬背,哪里懂得去深入思考呢!
那么,阅读时大脑该做些什么呢?
1、 了解大脑的喜好
大脑喜欢这样的:
- 简洁化
- 结构性强
- 图像化
- 奖励自己
根据大脑的喜好,我们可以找到很多工具来帮助提高阅读效果。
其中,思维导图和鱼骨图都是很多大咖推荐的非常好用的阅读、思考工具。大家可以试着运用起来。
每当自己完成一项任务时,可以给自己一定的奖励。大吃大喝这种低级的奖励不太适合成年人,如果经常大吃大喝,那么减肥也是让人很头疼的一件事情。
我们要寻求一种高级的奖励。譬如学到一些知识后,分享到一些平台上,譬如朋友圈、简书、豆瓣、知乎等等,当你看到陌生人或者朋友们给你的点赞、评论或者赞赏时,你一定能感受到内心的热血沸腾,这种精神层面的奖励会激励你继续向前!


2、控制好你的精力
在精力充沛的时候阅读,效果肯定是最好的。
经过实践检验,我发现早晨起床后,我的阅读效果最佳。早起一小时,家里很安静,没人打搅我,我可以很快进入阅读状态。
当然,手机是不能碰的。有几次我没忍住,心里想着浏览一下就行,结果……回头一看,我居然浏览了两小时!真想把手机砸了!
3、利用好注意力
- 读到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内容,最好用荧光笔做好标记。方便复习。
- 带着问题去阅读。
- 在目录页或者序言里找出关键词
4、提升专注力
在特定的时间里,只专注完成一件特别重要的事,并努力做到极致。
如果阅读时不能保持专注,那么下载一个番茄钟来帮助你锻炼专注力吧。
另外,帮助锻炼专注力的方法还有跑步、冥想等。这点我是深有体会的。自从我开始跑步后,我的身体素质提高了,大脑思维也更加敏捷。以前觉得枯燥的阅读,现在居然能读出另一番风味。有兴趣了,专注力自然就提高了。
关于其中蕴含的道理,我是在《习惯的力量》那本书里找到的答案。
- 运动是引发广泛变化的核心习惯。
- 当人们养成运动的习惯后,他们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改变其他与之无关的行为习惯。
- 一般来说,运动的人会吃的更香,工作更有效率,他们更少吸烟,对家人和同事更有耐心。
5、锻炼记忆力
如何记住重要的东西?
曾经,我以为自己记忆力不错,看过就能记住。
现在我开始写分享时,才发现记住的东西很少,很多知识只是一知半解。因为少了测试、练习的过程,所以那种“好像记住了”的感觉只是一种瞬时记忆,很快会出现遗忘的现象。
如果在阅读中发现了重要的内容,那么就要及时做好标记,最好像我这样能及时分享,在分享中加入自己的思考、理解,这样反复几次后就能达到长期记忆的效果。

6、面对压力
压力是哪里来的?
一般我们读小说、漫画不会有压力,因为其故事性、趣味性很强,大脑也不需要深入思考就能理解。
而我们看教科书、哲学、经济类书籍时,需要有文化积累,如果积累不够,那阅读起来的难度可想而知。
让我们大脑产生压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 干货太多
- 当下要学的太多
- 担心读不完
想想我们小时候学走路那会,大人们总会一遍遍的提醒:宝贝,不着急,慢慢来……
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踏入社会,我们总是以浮躁的心态想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尽可能多的问题。由此,让本来疲惫的身心产生了愈来愈严重的焦虑情绪。
现在,让我们给自己减负。
如果干货太多,那么分时间段分批次把它们搞定;
如果学的东西太多,那么按照轻重缓急的顺序,给需要学习的东西列个表,先把最急需的最重要的放在前面,把不着急不太重要的知识放在最后,同样一个个的有条理的拿下。
如果担心读不完,那就不要读那么多,只读自己能力范围内的。
当然,如果实行的时候觉得太简单了,太容易做到了,对大脑的刺激也不够强劲,那么我们可以逐渐增加难度。反之,降低难度。
适当的压力,可以让我们进入心流状态,那会大脑完全沉浸在知识中,完全忘了疲惫、忘了压力。就像游戏爱好者全神贯注的沉浸在网游中一样。
7、养成阅读习惯

在理财方面,专家一般会建议定投指数基金,只要坚持定投一段时间,获得的收益都比较可观。
坚持阅读,相当于给大脑定投知识,时间长了,你会获得硕果累累,所以,一定要坚持哦!
结语
以上,是阅读第一关中需要掌握的几个点,你觉得有收获吗?接下来,我会分享阅读第二关。
END.
我是米氩。
坐标苏州,白天上班,晚上学习写作。
读完我的文章有收获,记得打赏、关注和点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