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劳力辩证现象”是所谓认知不谐调的一种特殊情况。
>> 团体组织会利用这种“劳力辩证现象”来团结其成员。例如一些组织的入会程序:少年团伙和学生帮派在申请人通过很恶心很暴力的测试之后,才会让其加入。研究显示:这一“入门测试”越残酷,申请人形成的自豪感就越强。所以连商学院也会利用“劳力辩证”的效果——让学生们无休止地忙碌,有时甚至精疲力竭,而且不管布置的作业是有用还是愚蠢。当学生终于获得了商学院学位时,就会把它看作事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他们为此付出了很多。
>> “劳力辩证现象”的缓和形式是所谓的“宜家效应”。我们有时候会认为自己动手组装的家具比设计师设计的昂贵作品更有价值。还有自己织的袜子,把它像从H&M(来自瑞典的服饰零售商)买的袜子那样扔掉对我们来说并不容易,即使它已经磨损甚至过时。那些花一周时间制定一项策略的经理们,不会对策略进行过多的批判。这个道理也同样适用于设计师、广告词作者和产品开发者,他们也花了大量时间来思考自己的创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