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要打造个人IP做头部KOL?
众所周知,在互联网领域,BAT一直牢牢占据着互联网头部KOL的位置,即使像美团、小米、字节跳动等这些互联网公司,相对而言,也没有他们那样具有广泛的知名度。
因为BAT每个巨头的创始人都拥有强大的个人IP影响力,这就有助于他们为自己的公司呐喊发声,尤其是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在这一点上就是发挥到极致的典范。
所以,当你能够做到某个领域,尤其是打造自己的个人IP达到头部KOL,毫无疑问,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公司,都会带来巨大的效益。
一个企业的创始人就是这家公司的灵魂,打造创始人个人IP就是为了降维突击,从而助益企业快速发展。
在这一点上有一个人就做得非常成功,但有一点比较遗憾的,就是选择错了行业,在红海中销声匿迹。
这个人就是罗永浩,好好地一副好牌,最后都被打烂了。
罗永浩和马云有一点是极其相似的,就是他们最擅长打造自己的个人IP。
马云身上的标签是英语+电子商务+演说,英语出身,为电子商务奔走相告大声疾呼,而罗永浩身上的标签是英语+锤子手机+演说,为工匠精神和情怀而打造一款理想的手机奔波劳碌。
马云抓住了时代的脉搏,切入了电子商务而平步青云,罗永浩则是借着乔布斯的魔力吸引,切入了一片红海的手机市场而屡战屡败。
当然,对于罗永浩来说,其实他现在的个人IP影响力依然杠杠的,只要他不倒下,就依然能够东山再起,谁没有过失败的时候,而成功者往往都是笑到最后的一个。
现在的罗永浩还能绝地反击的就是借助自己的个人IP,找到一个真正能够唤醒市场切入一片蓝海领域,实现屌丝逆袭的成功之路。
话说回来,我们一定要切入一个领域做到这个行业的KOL,这样既有助于打造自己的个人IP,也能助益企业,一箭双雕。
从罗永浩身上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非常重要的经验教训,就是绝不要切入到一片早已是红海的市场。
当时国内做智能手机的,有小米、华为、OPPO、vivo、一加、魅族……国外的有苹果、三星……等等,如此激烈的手机竞争市场,谁入谁都有可能万劫不复。
也就是说,一定要找一个真正的蓝海市场,一是更容易切入,二是也容易打造个人IP做头部KOL。
那么,具体如何快速打造个人IP做头部KOL?
想要快速打造个人IP做头部KOL,其实就是切入到一个细分的领域市场。
如何才能找到一个具有蓝海的细分领域市场呢?
刘慈欣在《三体》曾提到过降维打击,其实如果应用到这里,就是跨界组合。
换句话说,所谓的降维打击,其核心就是跨界组合。
什么是跨界组合,并找到蓝海的细分领域市场呢?
跨界组合,就拿阿里巴巴来说。
在2009年以前,马云创建的阿里巴巴的定位一直就是电子商务,后来王坚的加入,跨界创建了云计算,使得阿里巴巴有了“云”的市场,而目前阿里云占有市场率亚洲第一,世界第三。
电子商务跨界到云计算,这就形成一个组合,这样的组合还可以无限扩充,市场的空间就会变得越来越庞大,最终形成平台生态圈。
阿里巴巴这么大的公司也都需要找一个蓝海市场,要知道当时BAT只有阿里巴巴是唯一全身心投入到云计算的,百度和腾讯完全忽视,但现在他们都傻了,尤其是百度。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尤其是草根创业者和中小企业老板,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找到一片蓝海细分领域的市场。
那我们依然也可以借助跨界组合这样的方法,切入某一个领域找到具有蓝海的细分市场,然后开始从打造个人IP做起来。
越早切入一个细分市场就越能做到头部KOL ,所以核心在于找到一个细分领域占据头部KOL的位置,当你占位越快,成功的可能性就会越高,未来的市场空间就会无限放大。
正如阿里巴巴从电子商务切入到云计算一样,比如我从SEO切入到个人IP打造,组合起来一样。
当然未来如果能力不断加强,还可以切入到更多的领域,然后占据某个领域做头部的KOL打造自己的个人IP,形成某个领域的佼佼者,在为自己发声的同时,也能助益企业做大做强。
作者简介:吴韦朋(V信:2875750253),90后创业斜杠青年。擅长网络营销策划+自媒体打造+新媒体营销,同时是草根站长+文案撰稿人,拥有5年网站建设+推广实战经验,至今已为上百家中小企业做网络推广外包服务。
更多学习干货内容,大家可以到公众号搜索“吴韦朋”去阅读。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价值,欢迎推荐给你身边的朋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