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昭曾以为,这一次,只要她足够优秀,就能成功的吸引到他。后来她才发现,这些年,只有她一个人在和一个叫齐煜的人谈恋爱。
一、
多年以后,苏昭依然会想起初见齐煜的那天,那时候苏昭16岁,正是介于少女的青涩和女性的成熟之间的年纪,很多事情朦胧而美好,更因其朦胧而带着诱惑的神秘色泽。
正是高中伊始,开学那天苏昭很早就去学校报到了,她被分在了六班,就在二楼右手边的第一间教室,而二楼因为连接着高一教师办公区,其实只有两间教室,六班再往里面就是七班,然后就是长长的廊道,通向教师办公区,也通向高三教学楼。后来苏昭才知道,七班又号称运动班,因为有好多来自各中学的体育特招生,而且不知道学校出于怎样的分班考虑,那些曾经在初中,无论是三中、四中还是毓文中学的可以说声名传遍全校的,在校园内打架斗殴,横冲直撞的学生都进了这个班级。孟令晨就在其中。
坐在教室里的苏昭正在和同桌相互熟悉就看到了进来的齐煜。那天的齐煜穿着简单的白衣黑裤,单肩背着一个大大的书包,脸上的表情很是淡然,没有新生初到新环境的新奇或紧张,也没有探求新同学的欲望,好像从前就一直在这里一样。因为个子比较高,所以齐煜自动的朝后排的位置走去,当他从苏昭身边走过去的时候,苏昭一直关注他的目光和他飘过来的眼神相遇了,然后齐煜嘴角掀起一个弧度,礼貌的对着苏昭点头微笑。苏昭眼睛眨呀眨,感觉鼻子痒痒的,禁不住对着齐煜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然后她就听见头顶上传来一丝压在喉咙里的笑声。苏昭瞬间就红了脸,恨不得把头埋到桌子下面去才好。这时一张带着香气的纸巾递到了面前,苏昭回头就看见了徐佳带笑的脸庞。
因为是军训期间,大家熟悉的很快,苏昭和徐佳很快就打成了一片,又通过徐佳和齐煜也熟识起来。齐煜坐在倒数第二排,她在第三排,和徐佳前后桌。徐佳是个特别外向的女孩,很容易和别人打成一片,什么话题都敢聊,而苏昭比较慢热,但只要熟悉后也可以很健谈。
渐渐地苏昭知道了齐煜很多事,知道他喜欢什么类型的书,什么样式的衣服,知道他习惯说话时总是带着笑,看着对方的眼睛,知道他想题的时候会无意识的转着笔……而她最喜欢的大概就是齐煜的声音了。齐煜不是本地人,他老家是河北廊坊的,他的普通话带着那么点北京味,还似乎有点南方口音,没有任何土味,听起来舒缓柔软。但其实苏昭自己也说不出那种感觉,就是觉得他的声音听起来特别的舒服,特别的好听。以至于以后的很多年她都喜欢这样的口音,甚至为此特意去河北旅游。
那时苏昭无意间发现齐煜在看《狼图腾》,就借来看,她用了一个星期看完了这本书,心里很震撼,有些想法简直不吐不快,就在还书的时候写了些感想夹在了书中。齐煜很认真的和她谈论了书中的内容,然后就在自习课的时候和齐煜关于农耕文明的利弊等探讨了很长时间,小纸条传来传去,那个夜晚,苏昭觉得跟齐煜的思想是那样的和谐。那时候因为课业并不是很难,他们还陆陆续续一起互通有无的分享了《平凡的世界》,《追风筝的人》,《约翰・克里斯多夫》,《杀死一只知更鸟》,《冉・阿让》等几部书。这个习惯他们保持了很多年,即使后来课业越来越重的时候也从没有放弃过,只是换成了像《文化苦旅》,《百年经典散文》之类的书而已。及至大学期间,开始疯狂的补看经典影片,他们也没有忘记互相交流意见和感想。
这些美好的年华像似一场华丽的梦境,伴随了苏昭很多年,以致她一度以为她和他就会这样的走下去,毕竟心灵的契合是可遇不可求的。
后来文理分班了,齐煜依然在六班,而苏昭在十七班,因为高一教室紧张,她们的教室被分在了高三年级教学楼的一楼右手第一间,说起来远,但如果通过教师办公区旁边的廊道是可以直接到达六班的。两个教学楼前边的操场是相连的,中间隔着升旗台。
因为苏昭不住校,一直走读,所以几乎每个周末从家回来,都会带些小吃食回班级分给大家,自然的也总会单独送齐煜一份。高二那年快过端午节时,她带了粽子回来,晚自习的时候特意去楼上给齐煜送去了两个蜜枣的,齐煜很高兴的接受了。苏昭要回班级时手机响了,因为楼梯口人比较多,她就没急着下楼,而是到二楼走廊尽头挨着教师办公区的那个通道里接电话,那里只有安全指示灯,比较暗,却正好能看到灯光明亮处的六班。当苏昭放下电话转身要回去时,就看到了六班门口对着徐佳笑得开怀的齐煜。
苏昭听见齐煜说,“徐佳,你来得正好,刚才苏昭送我两个粽子,我不太喜欢吃甜的,还想给你送一个去。”而徐佳笑着说,“你忘了,我和苏昭一个班,她带了很多,几乎每个人都分到了。我其实不太想要的,在家都吃过了。”齐煜也笑着说,“哦,但是她妈妈的手艺真是特别的好,以前她带过的曲奇饼啊、寿司啊、布丁啊,都挺好吃的。”“恩,她有时候像个小孩子似得,总爱吃些小东西……”
苏昭默然地听着那些话,握在手里的手机不自觉握得更紧了,那些声音突然就变得飘渺了。就在那一刻,苏昭的心似乎突然苏醒了,从前那些朦胧的东西似乎变得清晰起来,她发现她待齐煜和其他人的不同,正在于她不喜欢齐煜对着别的女生笑得那么开心,哪怕那个人是她的好友徐佳也不行,她只想齐煜对自己一个人笑。这种自私的占有欲让她害怕,也让她觉得热血沸腾。那是第一次,苏昭在有呢刺痛的感觉中发现了自己的内心。
第二天,苏昭收到了齐煜送的香囊,不过是徐佳带回来的,她们俩人一人一个。那之后,苏昭待齐煜一如既往,只是再没送过他吃食,她也再没带过吃的东西回学校。
苏昭不知道的是,那天晚上当她看着齐煜和徐佳,不自觉的咬住嘴唇的时候,七班门口的窗台上坐着的孟令辰正来回看着她和齐煜,一脸有故事的表情。
二
秋天时,她们都升入了高三,那年学校照旧开了运动会,还别出心裁的建议每个班级可以自愿排演一些节目,在运动会最后一天进行文艺演出。因为运动会一共有三天,时间很充裕,苏昭所在的班级也在运动会期间排练了一个舞蹈,也可以说是个小的音乐故事。故事讲的是一个转学生从与新集体格格不入,自卑苦恼,到遇到挫折,然后在同学们的帮助下重新振作起来,融入集体,开始快乐生活的事。
因为苏昭身材高挑,纤细却并不瘦削,还学过舞蹈,所以大家就推荐她做了主演,女班长做第二主演。苏昭被大家围着有些羞涩也有些忐忑,毕竟她不是一个善于表现的人,而且从小到大从来都不是最受瞩目的那一个,她真怕到时候会让大家觉得那像一群白天鹅围着一只黑天鹅,所有的美感都没了。连苏昭自己都没想到,那天的她会成为学校以后几年的一个传说。
那天演出开始时,苏昭首先出场,她穿着一件罩黑纱的裙子,头发梳的一丝不苟,在一个角落里孤单的舞蹈着,她的动作十分优美,配着有些清冷却又充满着渴望的眼神,演绎一个有些自卑的姑娘内心的煎熬。这时其他同学穿着同系列的蓝色裙子旋转到舞台中央开始跳着欢快的舞步演绎一种学习的日常,有三三两两手牵手的,也有互相说着悄悄话的。苏昭蓦然离开,独自前行,遇见了狂风暴雨的袭击,她内心虽然坚强,奈何环境恶劣,她弱不禁风的身体在这样的境况下摔倒在了地上,头发也被吹散开来,那发丝微微带着卷像似她内心的孤寂一样无法伸展。
这时女班长轻灵的舞到她的身边,扶起她,为她擦干眼泪,和她互相安慰,缠缠绵绵,她们两人默契的配合着一段惺惺相惜的舞蹈,这时其他同学也旋转着将她围在了中间,大家一起快乐的飞舞着。到最后,当这个圈散开的时候,苏昭身上的那层黑纱已经不见了,她正穿着一件红色的百褶裙,头发虽是随意的扎起,却在鬓角带了一朵小花。她笑着快乐的舞蹈着,和大家做着统一的动作,和谐而有生气。
其实,故事多少有些老套,但因为她们班女生多,配合着服装和音乐,舞起来时有种别样的美感,而且表现形式比较新颖,所以得到了一致的好评。苏昭因此也几乎一舞成名,让她从一个从不会被特意关注的女生变成了一个走到哪里都有人知道的人,这些变化让她忐忑了一段时间,然后就更加认真的投入到了学习当中。毕竟名气有时候就像悬在头上的一道光环,没有的时候,可以淡然,无所谓,一旦拥有了是绝不会想要这道光环黯淡下去的。她的舞蹈不仅上了校内刊物,还被市晚报进行了报道,尤其是高考结束,苏昭接到人大的录取通知书后,晚报在高考专栏对她进行报道了,她更是被誉为了全面发展的一个楷模,她的照片和其他考上北大清华的同学一起被贴在校荣誉栏里,让她在下两届学生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那天的苏昭是很令人惊艳的,毕竟平时的她多数都是一身的运动装,很少穿裙子。她的五官虽然只能算是清秀,但是胜在气质很好,再加上舞蹈给她带来的魅力,让很多人都不得不重新来定位她。她心里也有些小期待,她曾经期待着在齐煜眼中看到惊艳或其他的任何有所动容的目光,但是没有,什么都没有,他眼中只有纯粹的欣赏,对舞蹈的欣赏。没人发现孟令辰在台下咬到了自己的舌头。
缘分是个特别奇妙的东西,有时候你特别努力的去制造,它却像风沙一样难以抓住;而当你努力前行,不经意间回头时,它可能已经在你身边了。
高三时,大家缩短了课外活动时间,那时候需要复习的书太多,桌面和书桌堂根本放不下,大家就利用装牛奶的箱子做一个简易的书柜放在书桌脚下,这样既节省了空间,桌面也不再拥挤。那时候苏昭并不常常能见到齐煜,毕竟已经是高三了,学习真的很紧张,但苏昭在课间休息时还是经常会走到升旗台那里,齐煜也偶尔会到那里去,他信奉的是张弛有道的节奏。苏昭一直以来语文都学得特别好,尤其是作文,更是经常被当做范文,所以齐煜偶尔会向她请教一些作文的写法,苏昭也很尽心的帮助他。苏昭的数学差一些,齐煜会将苏昭拿给他的解不开的数学题详尽的写下步骤,交给苏昭,这也是她们曾经传纸条的一个后续吧。毕竟是共同进步的事。
只不过说来有些可笑,不论是从前还是现在,苏昭每次见齐煜几乎都会和徐佳在一起,这种时候不论主动还是被动,她几乎永远是那个听他们说话的人。徐佳不会让齐煜给她解题,她本身数学就很好,她会在晚自习后去齐煜的班级一起探讨,毕竟都是住校生,这是苏昭比不了的优势。
多年后,苏昭想起命运转折的那一年的时光,还总会有一种岁月静好的砰然醉心的感觉,毕竟一切还停留在学校这个小社会阶段,而且比之大学更来得纯真和干净。生命中这样的时光总是让人怀念,而且越是年长越是还念,曾经的苦恼在回忆里也带着丝丝甜意,曾经的美好却有了不再来的怅然,曾经的自己在回忆中也总是带着傻气的。人总是在对曾经的自己一次次的鄙视中成长起来的,没有人的曾经会不留遗憾,只不过有些遗憾到后来也似乎成了岁月的另一种赠与,充满着美好的气息。
三、
天气渐渐冷的时候,天亮的也越来越晚,早自习总是有人迟到,学校开始在广播里进行点名通报。这时的苏昭和徐佳已经有些疏远了,不是因为别的,更不是因为齐煜——虽然有一些成分在里面(多年以后,久到苏昭都忘记了当初徐佳做的那些事情的时候,她依然记得那种想要疏远的感觉)——只是发现她们的三观不同而已。人不论在什么年纪,总是会有圈子的,这个圈子带有排他性,它不以好坏划分,只有三观、性情相互吸引的人才能聚在一起。
其实,她和徐佳也曾无话不谈过,她曾住过徐佳的寝室,周末还曾一起逛街,一起洗衣服,一起分享秘密。就是在那间洗衣房里,徐佳和她说了自己家里重男轻女的事情,所以她不怎么愿意回家,这个心思,到上大学,到毕业工作就变得更容易了,所以后来的很多年徐佳一直很少回家。
有些朋友会在岁月流逝中渐渐变成一帧照片,一个偶然想起的名字,而有些朋友却是无论时光怎样飞逝都依然留在心底的重要痕迹。
那时苏昭真的是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了学习上,毕竟经历过那次跳舞事件后,她觉得压力更大了。所以当她听到学校广播通报旷早自习的学生名单里总是有齐煜时,也没有多想,只以为他早上没起来呢,毕竟他随性惯了。所以那天早晨徐佳告诉她齐煜已经准备回河北老家时,苏昭真的是震惊的无以复加。她从没想过齐煜会因为身体的原因而回去,她知道齐煜是高考移民,因为他舅舅在这边,他从初中起的这许多年就一直住在舅舅家里,甚至户口也在这。她虽然害怕他们错开高考这一步,但更怕的是这一步改变后,不知道后面还要改变多少步他们才能回到一样的轨迹上。
齐煜离开的那天已经进入十二月了,天气特别冷。而苏昭自听见徐佳的话就听不进去课了,一切都太突然了 ,她没有丝毫的准备。正在她不住的往窗外看去时,视线里出现了齐煜和他的爸爸拎着行李往校门口走去的身影。她不知道自己哪里来的勇气,只来得及和老师说“要出去一趟”就匆匆的追了出去,教室里的同学们都惊讶的站起来看向窗外。
她穿过学校操场边的花园一路跑过去喊住了齐煜,微微气喘着问他,“齐煜,你是要走了吗?怎么这样的匆忙?……对不起,我都不知道……让我送送你也好啊?”。
苏昭说的有些语无伦次,齐煜更是惊讶于她的举动,他从未想过今天唯一来送他的居然是苏昭。“我要回家去待一段时间,我没有和你告别,因为我还会回来的。”
苏昭听见齐煜这样说,他脸上甚至带着微笑,眼神都像在安慰她的慌乱一样。齐煜这样的坦然,反而让苏昭心里有些酸楚。
“我可以拥抱你一下吗?”苏昭轻声的说,齐煜看着眼圈泛红的她伸开双手抱住了她。苏昭的双手从他的腋下穿过放在他的肩部,这个拥抱充满了安慰的力量。
苏昭默默的送齐煜到校门口,和他说再见,并祝他早日康复,叫他不要忘记打电话给她。望着齐煜越来越远的身影,苏昭突然流下了眼泪。虽然知道可能总会有这一天,但真到了和他说再见的时候,苏昭还是很难过。因为这以后的四五年,她们能见面的机会都不会太多了,她不知道自己的这颗真心齐煜还能不能看到,更迷茫于要不要冒着被拒绝的风险去和他表白。
可她不知道,人生有些轨迹,无论你重来多少回都还是一样的,你的性情决定了你待人看事的角度。上了大学的苏昭曾多次回忆这个早晨,深悔自己当时没有说一句“我等你回来”。
大一时,知道齐煜已经回到了学校重读高三,苏昭曾经画了幅“马到功成”的画寄给他,说是画也不准确,其实只是一个用花式字体写出来的“成”字,整体形态有些像一匹奔跑的马,篇幅很小。后来齐煜给她发的信息,别的她都没记住,只有一句,“那时听说了一件小事,说是你有喜欢的人了,是吗?希望是我多心了。”
之所以她记得这么清楚,因为她当时并不理解他说的“多心”是什么意思,她想不明白,就回了齐煜一句“我欣赏很多人,也喜欢很多人,但那些喜欢都与爱情无关”。然后,在第三天,当她发觉齐煜的那句问话也许还有另一种可能时,她整个人都不好了,觉得自己简直傻透了。后来,她曾无数次的想,若是当时自己说“是啊,那个人就是你”,结果会怎样。
很多事情到最后都是没有答案的,因为一旦错过它最初的天时地利,那些事情就无法再问出口了,或者说即使问出了口,得到的也不会再是那当初的答案了。
苏昭偶尔会梦到齐煜,那些梦境有时很模糊,有时却又清晰,不变的是梦里的齐煜从来都只有一个背影,虽然苏昭一看就知道那是齐煜,但就是任凭她怎样的歇斯底里,他从来都没有回过头。
四、
大二时,苏昭知道齐煜考到了中山大学,去了广州。她想,如果单从距离上讲,一个在北方,一个在南方,她们离得更远了。苏昭几乎是在利用所有的通讯方式和齐煜聊着各自的大学生活,她用心的记住他说过的每一件事,记得他每一个重要日子,然后发信息提醒他,她们能像高中时讨论学文学理哪个更好,哪个专业将来好就业一样,讨论毕业后是直接工作还是继续考研,是回到家乡还是奔赴一线城市北上广深。
她们说很多的话,却没擦出任何的火花,齐煜甚至连一句暧昧的话都没说过。而这几年苏昭觉得她已经暗示得特别明显了,好像除了没说出口的那三个字其他的都做了,而齐煜不回应只能证明在男女情事上,他从来没有考虑过她,甚至连试一试的心态都没有。
那时孟令辰告诉她,说他的爸爸曾和他讲过一个道理,就是如果你遇到一件令自己放不下的事或者人,你总是不断的告诫自己,必须要忘掉但就是忘不掉,而且还常常会深陷其中,总是想着,可想着就又会不断的厌恶自己,可他还在那儿。如果碰到这样的事,那就只有一个办法——去面对他,了解他,解决他,这样你才会有对自己的交代,你才能够去忘掉他,真正的忘掉他。永远不要去回避你不了解的事,不要去回避你害怕的事,更不要去回避你内心的声音。
有些道理,似乎人人都懂,但临到自己的时候总会有其他的道理来给自己的软弱或者逃避找到借口,似乎总要被人来点醒,才能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所以临近毕业时,苏昭做了一个决定——她说服自己这是最后一次的努力——毕业了就去广州找齐煜,向他表白。她已经想好了,要暂时留在那里工作,齐煜本硕连读毕业至少还要三年,她可以一直陪着他。
但令苏昭没想到是,预想中的两人浪漫邂逅没出现,却成了三人行,并且她成了那只不够亮的灯泡。她看着坐在对面的齐煜——和他的女友,只觉得好似有什么东西堵在了喉咙里,让她原本准备好的话再也说不出口。心里轰然间有种怀疑人生的感觉,他们在这整整三年的时间里,有过那么多次的聊天、留言、通话,但是齐煜从来没告诉过她,他已经有女朋友的事情,在这样的情况下她曾经说过的、做过的那么多的事情显得多么的傻气和犯贱,天知道她鼓足了多大的勇气,跨越两千多公里来找他,不是为了看他在自己面前秀恩爱的。
她曾经以为会输给徐佳,那样的话她也可以认了,因为输给徐佳证明齐煜最终会并不是那个对的人。谁成想齐煜最后选择的对象居然是一个和她们都没有过交集的“陌生女人”,在那一刻,苏昭就后悔了。她脑海中闪过徐佳秀丽的脸庞,明媚的笑容,闪过她们两个坐在体育馆看齐煜打球,为他呐喊助威的画面,闪过他们三个人在冬天的操场上扔雪球时的场景,闪过毕业那年她和徐佳互望的眼神。到这时她才明白,其实天时地利人和,她和徐佳一样都没占到,才会有此刻这个和徐佳,和她都不是一个类型的女人坐在那里,享受着齐煜的殷勤。
她觉得眼睛涩得很,拿起杯子猛灌了一口茶水却呛到了嗓子,让她咳嗽的再也没止住眼泪。她在他面前又丢人了,这是她现在唯一能想到的。
也许,从始至终,齐煜都知道她在爱着她,他不回应,甚至恪守同学交往规则,就是因为他既不想和她谈恋爱,又清高得不想在她没说出口前拒绝她。她所有的努力和爱恋他都看在眼里,或许有过感动和动摇,但都还不足以撼动他。不知道这样算不算一种自私?就像你永远也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一样,苏昭自始自终没有唤醒过齐煜的爱情。
其实,高三时还发生过一件事,那时已经进入四月,高考倒计时了。有一天,徐佳曾“无意间”说起齐煜曾打电话给她,说自己休养的很好,今年开学就回来继续读高三。还问苏昭,“昨晚齐煜和我聊的比较晚,他总像有说不完的话似的,他术后一直休养到现在,肯定特别有倾诉欲,我也没好意思先挂断。不过这些他肯定都告诉过你了吧?”
当时正是午休时,因为大家都看到过苏昭那天跑出去送齐煜的情景,所以也在猜测徐佳的用心,更想看看她的反应。但其实,苏昭一点都不在意徐佳说的话,她在意的只是齐煜待徐佳的态度。她相信以齐煜的精明不可能看不出她和徐佳之间的暗流,而作为唯一相关人的他,这样的不主动不拒绝,甚至是观望的态度是不是不太厚道?
她追随了他七年,这些年她身边出现过形形色色的人,她却只对他一个人心动过。最可悲的是,到头来她却发现原来自己只是和一个想象中的齐煜在谈一场单方面的恋爱,她对他的了解似乎也仅限于朋友圈里的观望了。
那些年,她曾经想过很多能更接近他的方法,比如文理科分班时,和他一样学理科,但考虑到自己真的学不好物理化学最终放弃了;比如高考报考学校时和他报一个城市的,但她没想到的是齐煜会晚她一年毕业;比如……说到底,她觉得自己爱得还不够疯狂,没有到为了他能放弃一切的地步,在爱他的同时还存在着理智,总是想成为更优秀的自己,才能更好的和他站在一起。
她只是喜欢水到渠成的爱情,她习惯了去等待,去守望。对齐煜,也许她只是习惯了去关注他,追逐他,又因为他从来没有拒绝过,所以总有借口让自己这样继续下去,至于到底有多爱,到最后连她自己也说不清楚了。而在见到他和女友恩爱的样子后,苏昭突然开始庆幸,她从来都没有失去过自我,正因为这样,她才依然能在爱着他的同时也祝福着他。
五、
走出餐厅,苏昭看到了还在等她的孟令辰,她以为孟令辰能一路陪她过来就很好了,没想到他一直在等她。苏昭沉默了一刻,看着眼中只有她的孟令辰,想着他这些年的陪伴,她动容了,所以苏昭笑着对孟令辰说,“我还是觉得广州的天气太闷了,我们这种北方人不适合这个城市,还是回家吧。”“好呀,我正好也不太喜欢这里”,苏昭听见他这样回答。
其实当年苏昭大学遇见孟令辰的时候还很是惊讶了一番,面对她的惊讶,孟令辰还戏谑的说,“你这么惊讶,不会以为我除了体育什么都不行吧?我一直坐第一排不是为了帮老师檫黑板的。”
说起来苏昭和孟令辰的相识还有点小戏剧感,就是一个男生打群架,被她送医院的事情。当时下晚自习后苏昭在回家必经的路上遇到了头部流血的孟令辰,按她的本性是一定会绕道走的,哪怕孟令辰的长相特别的没有伤害。当孟令辰抬头看到是她的时候眼中闪过惊讶,然后有些尴尬的说,“同学,你能带我去医院吗?……我忘记带钱了。”苏昭就鬼使神差的答应了。这是他们相识的开始,但其实苏昭很早就知道孟令辰了,毕竟在苏昭整个儿初中时期,他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只不过她认识他,他不认识她而已。
当年苏昭几乎知道孟令辰所有的“光辉事迹”,毕竟他太出名了,但很长时间苏昭都无法将这个表情干净,在运动场上飒爽英姿的人与传说中的他联系在一起。他那张没有长大的脸看起来那么没有伤害,听说他和女生说话会脸红,打球会耍赖,爱穿迷彩服,喜欢疯闹时苏昭简直怀疑那些传说。
但其实,苏昭对孟令辰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年的秋季运动会,孟令辰作为高三学生和队友一起破了4×100米的校记录,又在男子5000米中赢得了第一,全校都震惊了,觉得这批学生很厉害,因为全场都看到了,他在5000米比赛中,跑到倒数第二圈时几乎是走了半场。还一直笑着和人打招呼,全场充满了口哨和尖叫声,他回来时全班同学拥抱了他,他调皮的骚着头发,一脸的率真。
比赛间隙休息休息时他们班拍合照,他和队友坐在前排地上,抱着用来装饰会场的紫色的花,他的头从中间探出来,特别的童年。当天的比赛结束后,各班都忙着往回收东西,天色暗了下来,跑道周围几乎没有人了,苏昭看见他拿着扫帚扫地上留下的垃圾,极认真的样子,他身后不远处是他们班的歌王,被大家围着,唱着张杰的《我们都一样》,他走时后背背着个大包,手中还拎着一个包,全部都是奖品,哼着歌,很惬意的样子。在那以后的时光中,苏昭偶尔会想起他那天的背影,在夕阳的照射下,他行走的轮廓上渡着一层金黄,他也发着光呢。
而孟令辰开始注意苏昭也是那年的运动会,当他看到舞蹈着的苏昭的时候,他的整个世界都拜在了苏昭面前。
孟令辰没告诉苏昭的是,他在她决定毕业后要去找齐煜后,就曾经联系过齐煜。当时他质问齐煜,“你知道苏昭喜欢你吧?你是男人,她做的又那么明显,我不信你不知道。又或许你还比较享受这样的暗恋,不然这些年你为什么不直接拒绝她,而是一直装傻呢?你不知道吧,我那时候千方百计的和她考上了同一所大学,可我以校友的身份和她成为朋友后,听她说的最多的却是你。
“我曾经问过她,既然这样的喜欢你,为什么不亲口告诉你,她说其实在你上大学后,她曾经有两次差点就说出口了,那时她每年坐火车去见你一次,从北到南,几乎穿越整个中国,可是哪怕她借口害怕留你一起住酒店,你都没有任何的想法。一个女人,面对这样的境况,该怎么说得出口?
“而我现在要说的是,我爱苏昭,从我开始注意到她的时候就喜欢她了。我们三个现在就是个怪圈,她追逐着你,我追逐着她,你既然不爱她,就请用行动拒绝她吧,这样也许我们就完满了。
“还有,你不同意也没什么,我总会有办法的。”然后就出现了餐厅的那一幕。
三年后,齐煜本硕连读毕业后直接娶了那个女人,而苏昭和孟令辰共同参加了那场婚礼,最后得到了那束手捧花。
那天,徐佳也参加了齐煜的婚礼。当年徐佳学的是英法双语,毕业后就在留学中介办理各国的留学,最近一年已经创办了自己的工作室。其实苏昭一直都承认,徐佳是个特别优秀,特别认真且努力的女孩子。苏昭对徐佳说,她曾经是自己的假想敌,所以,即使她们在同一座城市上大学,她也不愿意联系徐佳,因为总是害怕听到徐佳说他和齐煜的日常。最后苏昭感慨的说,“我有时候会想,哪怕齐煜最后娶的是你也好啊。”
徐佳笑了笑,说,“我也曾这样想过。一直以来我其实都很戒备你和他的关系,因为你那么纯善,这个即使我嫉妒也是承认的,我总觉得他待你的态度是不同的,更加的细致谨慎。你知道我是个会耍小手段的人……”徐佳苦笑着顿了顿,苏昭知道她为什么那说,因为班里和徐佳交好的同学很少。
徐佳接着说,“所以,你记得吧,我曾经特意在你面前提起我们夜里通电话的情景,那是我刻意制造的日常,所以真的对不起。”
最后徐佳有些俏皮的说,“不过,还好你们没有在一起,这样我总算没有输给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