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在一次聊天中,听年长的朋友提到老年生活,说道:每个人的老年都是悲惨凄凉的。
脑海中顿时出现了秋风萧瑟,百花凋敝的寒冬画面。
这话说的好像有点道理,老了,身体零部件纷纷出状况,老毛病好不了又添新情况,病痛折磨的无比悲惨。
如果有孩子,子女们都是在很忙的时候,不去给他们帮忙,也不能添乱,如果不需要你天天带孩子,也不会有太多时间经常见到,可能会孤单的无比凄凉。
这么想来,已经不觉得“夕阳无限好”,只感到接近“黄昏”的恐慌、无奈和挣扎。

办公室一个“老妖精”退休了,校长想给她办老教师退休仪式,却只能延迟,因为退休的第二天,人家就出去旅游了,朋友圈满满的美景,看的我们上班族羡慕不已。
她有遗传性的高血压,也要吃药。不过这不影响她每天跳舞唱歌,开心的玩耍。50多的人,身材管理的比很多年轻人还要好。很少发牢骚埋怨,每天美美的,像一阵春风一般笑着进办公室,和她在一起,觉得很放松,很愉快。
临退休前就整天喊着,自己辉煌的时刻就要到来了,要做的事安排的满满的,只等到日子了。听的我们真想让自己赶紧快进到退休的那一天啊!
又想到了在欧洲旅游时,中午要赶路,大家在加油站简单地吃了饭,被一辆机车吸引过去。
那是一辆很拉风的哈雷,黑的发亮得车身可以当镜子照,让我们吃惊的是,车手是一个胡子花白的老爷爷,一身皮衣,虽然肚腩凸在外面,但是看起来还是很精神,发红的脸上满是意气风发的笑。他身后的美女,是他的太太,同样一身黑皮衣,头盔拿下,同样是雪白的短发。
通过对话,得知他们已经快70了,带了简单的行李,骑车跨国游。老太太靠着这位老帅哥骑手时,笑的还有点羞涩。
当时看到,还在羡慕他们不用带孙子,真幸福,应该是不同的国情,因为在我们国家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潇洒的老人。

其实现在生活条件提高了,愿意旅游的老人很多,只要你愿意,没有放不下的事,带孙子也能申请一年休息一段时间不是嘛。
我们已经看到,很多老年人组团出去潇洒走一回,甚至是传统的春节也一样向外飞,不再像公益广告里放的那样,做了一桌子菜,等不到儿女回来,哀伤的抹眼泪。
只要能动,尽量多做些让自己愉快的事,开开心心子女也会更放心。
况且,平日里还有不需要出门很多天的活动,广场舞、太极拳、各种老年大学、社团……想做到老有所乐,应该不难,前提是你就是一个快乐的人。
有的人,不是老了就会凄惨悲凉,而是年轻时就很少轻松快乐过。
压力如此之大的今天,小孩子还没有领悟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就被塞进学校,被各种补习班包围。出了学校就面对就业、被逼婚,上班族不是朝不保夕,就是加班无数。等自己有了孩子,好嘛,又是更艰难一段旅程的开始。
人生就是由不同的阶段构成,如果只是盯着每一段的苦,就只会叫人生无可恋。可是放轻松点,会发现一路走来也会有许许多多的乐事。
这些苦与乐,构成了完整的一生,这么笑着,坚持着,一辈子也就走差不多了。

我们不需要“先天下之忧而忧”,而应该努力了以后就尽量看淡那些不愉快。
刀郎的《爱是你我》唱得好:
就算生活给我无尽的苦痛折磨,我还是觉得幸福更多。
提到坎坷,总会想到苏轼,一生从政约四十年,基本上是在新旧党争的漩涡中不断起伏地度过的。被逮捕,被贬职,但那又怎样,依然不能阻止创作诗歌的热情,这些作品的背后则是他一贯保持着的开朗乐观的精神面貌。
当他再次从监狱里被放出来,当晚又“诗瘾”发作,题字称:“十二月二十八日蒙恩责授黄州团练副使,复用前韵诗二首”,其中一首云:
却对酒杯疑似梦,试粘诗笔已如神。
此灾何必深追咎,窃禄从来岂有因。
长期儒道佛三家兼修,让他有了一种超脱世外的情操,洒脱不羁的豪迈。

106岁去世的杨绛老人,近乎粹然道家,她的一生,似乎都在诠释着“不争”二字,活得干净洒脱,智慧透彻。虽然丈夫和女儿已经辞世,但杨先生仍然通过撰写回忆录和整理丈夫遗稿的方式与他们共同生活在一起。她的老年生活是平静安详、自由淡定的。
所以说,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想要不高兴,怎么都有理由,而快乐却是一种能力,在任何时候都保持一种快乐的心情需要智慧。
所以,不用提前去想自己老了是否一定会悲凉。
“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漫随天际云卷云舒。”既然悲观于事无补,那我们何不用乐观的态度来对待人生,守住乐观的心境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