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偶然看到了一则狗不理包子的价目表,瞬间又勾起了我的回忆。想当年我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天津卫,当然,找那份工作不是为了狗不理包子去的,但到了天津怎能不去尝尝闻名遐迩的狗不理包子呢?

这就是我今天看到的价目表,之前我在天津时肯定没有这么贵,但按照当时的消费水平来说,那时的定价并不比现在便宜,不过品牌的力量是不容小觑的,只要是吃的起,再贵的价格也都有市场,尤其是对中国人来说,这种大名鼎鼎的美食是从孩提时代就如雷贯耳的。
但俗话说得好:“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放在这里来说,或者对于我的亲身经历来说再贴切不过了。那次,也是唯一的一次,真的是我吃过的最难吃的包子。撇开价格不说,那笼包子给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卖相很不好,干瘪、发灰、无光泽;确实是刚出笼的还冒着热气,但没有闻到平时路边早点摊那种包子刚出笼时的味道;一口咬下去皮不厚但是有点硬,不知是火候不对还是就这特色。总之,中国饮食讲究的色香味它是一个都没有,就那一次经历,以后碰到熟人去天津,我都会劝告他们千万别去吃狗不理包子,它的名字起的没那么多深意,就是文字表面的意思。

今天借着老字号的话题再说说别的东西,不说吃了,说下旅游景点。上图是杭州西湖雷峰塔的照片,雷峰塔的大名应该比狗不理包子要大的多吧,这个老字号的历史要更久远。去西湖游玩,雷峰塔肯定是大家的必选项之一,另外就是断桥残雪了。雷峰塔里有什么?白蛇?呵呵。雷锋?我小时候就以为雷峰塔是因为雷锋叔叔命名的。但很显然,都不是。如果有没去过的朋友,那我告诉你,里面什么都没有,只有两部电梯。是的,你没看错,就是两部电梯。因为现在这个雷峰塔是近些年才修建的,老塔早就倒掉了。不过我想吐槽的其实并不是有电梯这点,武汉黄鹤楼也是重新翻建的,里面也有电梯,但黄鹤楼里至少有些以往旧楼的模型与历史介绍等,登楼过程你可以慢慢学习与了解黄鹤楼的过往,见不到原楼真迹至少可以驻足观看其它人文古迹。但登雷峰塔的过程真是无聊至极,排着队从楼梯一层层走到楼顶,然后再排队分乘两部电梯下来,完了……

另外一个我再也不会去,也会阻止别人去的地方就是少林寺。少林寺里有什么?有什么没记住,反正没有和尚。少林寺已经被香港的一家娱乐公司买断了,所有的和尚都被迁到了别的地方去做表演了,寺里只有保安以及人山人海……那想看少林功夫怎么办?再花钱去武术馆看功夫表演秀……秀……秀……
好了,就先吐槽这些吧。
前两天发了文章说了点关于传承的话题,我想老字号在我们国家文化传承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但现在似乎到那里都是经济利益大于一切。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这话说的没错,但还像我上篇文章说的那样,“度”很重要。品牌的口碑不是一天建立起来的,但却能在一天内毁灭掉,我相信那些老字号的发展历程都充满了艰辛,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才需要在各种利益汹涌澎湃的冲击中保持自我的信念与纯洁,才能把我们的老字号发扬光大,老字号不仅是品牌,更是信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