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任之晴(笔)
遇见梁阿姨那天,我不太记得发生什么了。她瘦瘦的,小小的,戴个眼睛,背一个大包。有一瞬间,她的质朴让我觉得像我妈妈。
她不到60岁,是我在DoA工作时最最真实,最最认真,也最最敬业的志愿者阿姨。梁阿姨是印尼华人,20出头在印尼认识了自己的前夫,她总称他为“老头”,一个美国南方白人,后来就随他来了美国,一直定居在NC,几十年都是家庭主妇,照顾老公和两个儿子。后来,“老头”出轨了,他们离了婚,这几年一直在争取应得的赡养费。“老头”是一个狡猾的人,年轻时也没怎么照顾过自己的孩子,在赡养费上支支吾吾,打着不少小算盘,幸而阿姨一直没放弃,雇了一个律师争取自己的权利。
在DoA的时候,我无意间发现她和儿子挤在一个公寓里,就在我家的对面。她从不争抢,有着自己的意见,但是很少说出来,只是会不时的写信给我。常常我回到办公室就会看到桌上她写的长长的信,关于DoA发生的事情,那些老人们的难处,和所有她认为重要的事。有时,她也会在信里面写写我和我当时的男朋友,问问我什么时候结婚,他什么时候来NC找我。在我工作不到两个月的时候就主持了当时的新春晚会,那是的男朋友也来了,还带了晚饭给我,当时DoA的志愿者们,华人们,我的同事们都看到了,八卦似的祝福我们。梁阿姨默默的,会在没人的时候跟我说,“他挺好的。” 梁阿姨对我的关心还表现在时不时的小物件,一会儿是吃的,一会儿是家具用品,所幸都是家里用过的一些,不贵重,但是很用心。虽然她在美国这么多年,但是口味还是华人的,没错。
梁阿姨经常做年糕带来给大家吃,虽然她收入不多,但是格外的大方。谁家有困难,她都很热情的帮忙。
我对她最心疼的在于她送走了自己家的小狗。
她以前有一只狗狗,我总看见她带着狗狗在附近散步。狗狗对她来说就像亲人一样。我想,像梁阿姨这样这么早就来了美国,亲人都不在身边,有只狗狗应该是格外的亲近吧。后来有段时间,没见着她遛狗了,我就问她,狗狗怎么样?阿姨平淡的说,狗狗送走了。因为邻居投诉说狗狗晚上太吵,所以不能养了。
如果她能有自己的房子该多好啊。
曾经,我帮她咨询过,她也自己问过律师和房产中介。供一个房子对她来说有些困难,而且现在两个儿子都和她住一起,一个在读博,一个在工作,需要用钱。还好她的儿子也会补贴家用,我相信他们今后一定会对梁阿姨很好的。
昨天,我跟她说,等你到了65岁,你就可以去申请养老公寓了,有自己的房子了,儿子们也大了,你也能有更多的空间和自由了。她说她明年会开始领Social Security了,我真为她感到开心。
一个心地善良,无私奉献的,身在异乡的阿姨。我希望您,一切都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