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风》——取舍之间

作者: 梅少爷 | 来源:发表于2015-12-23 18:02 被阅读33次

所谓“破风”,用血肉之躯披荆斩棘,用隐忍之心造人嫁衣,如此简单而已。却是不简单的。因为只有冲线手可以在万人中央,享受万丈荣光,破风手所有的光辉是鲜有人问津的。

于是可以得出,取是能力,舍是境界。

其实,“取舍”是alternative,非此即彼。那么,究竟如何选择呢?

首先,是否“取”。既然说“取是能力”,那么有能力时,当然要义无反顾、奋力一搏。原因简单,第一,有能力时不争,难道等到无能时做无用之挣扎?人说:“时不我待。”在我看来,这个“时”不仅仅是时间,也是时机。能力对人而言,有时候也是一种时机,它并不会时时刻刻等着你,用则生有,有则用,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当你不用时,能力生锈了,也就慢慢失去了,失去了也就妄谈取与不取,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在正确的时机做正确的事情,是理性的选择,是适应规律的选择,是优胜劣汰的结果。第二,于团体而言,最有能力者应该站在领头位置,他争取的不仅仅是个人利益,同样代表着团体的利益,因为车队需要的冲线手应该具有最快的速度,最高的心率,所以,能者理应争之,若有能力者不取,由能力不足者担当冲线手,最后失败的确实车队。

关于“舍”,却要复杂一些。当争而不得时,应舍;当能力没有达到最高要求时,应舍;当能力达到甚至超过要求,却心有杂念,受琐事所累时,应舍。

“舍”,不是不争,不是放弃,是韬光养晦,是养精蓄锐,是为日后的“争”做最充分的准备,如此说来,“舍”又何尝不是“争”呢?它是更高境界的争取吧!

不只是在车队,在任何一个团体中,有能者皆应争一争,能力不足者应培养能力,日后方可一争,无能者更应好好学习锻炼。

就世界而言,西方国家,以美国为代表,他们信奉的是积极大胆地争取,机会把握在自己手中。美国是个没有历史的国家,他们在建立美利坚众合国的过程中完全靠争取,他们积极大胆,豪放热情。而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是含蓄而内敛的,数千年的农耕文明留给我们的是自给自足的根源,教育我们的是中庸之道、谦虚忍让,我们期盼的是大同社会,所以取舍之间没有那么泾渭分明。仅就入世与出世而言,百家争鸣,众说纷纭。

儒家倡导入世,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过程中,儒家哲学处处体现出积极的“入世”精神。这是“取”。

对于道家哲学来说,虽然老庄派出同源,但从其与统治阶层关系角度来看,老子哲学与庄子哲学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两个方向:老子是入世的,这是“取”,但庄子既不是入世也不是出世,而是介乎两者之间的游世,这到底是“取”呢,还是“舍”呢?还真不好说,他是最自在的那个的逍遥派。

若要我说,取舍在于个人,若深爱,就要取;若不爱,就舍了。人心容量不大,别装太多,既然装了,就好好待他。

相关文章

  • 《破风》——取舍之间

    所谓“破风”,用血肉之躯披荆斩棘,用隐忍之心造人嫁衣,如此简单而已。却是不简单的。因为只有冲线手可以在万人中央,享...

  • 掬水录:取舍之间

    取舍之间见人生。 ——Rumi

  • 破风

    看这电影以前。以为破风只是电影的名字,讲述的是一群骑车人不畏阻挠勇敢追逐梦想的事情。看了之后才知道,原来还讲了一种...

  • 破风

    一 看见这个名字,你会想起电影《破风》。我要写的,是这个人,破风。 破风,年纪不大,按他的话来讲,便是正当年。话...

  • 破风

    竹林深深深似海,情深绵绵绵不绝。 风飞叶破刘伶醉,逍遥如当魏晋贤。

  • 破风

    看了两遍,对两个地方很有感觉。 最后彭于晏和窦骁都突破了自己,彭于晏不再那么“爱现”,窦骁也不再执着一定要当冲线手...

  • 破风

    假如我有一双翅膀 我想飞过十二月的流波 去拥抱秋天的落叶与硕果 可是我不能 在你最绝望的时候 一走了之 独自洒脱 ...

  • 破风

    今天出差,由于在暴雨季节,又要去山区,没有选择轿车,而是借了非承载式车身的越野车。 在高速上开越野车不但不是它的强...

  • 破风

    有感于电影《破风》 只为几个无情的字眼儿 就上演各种逃生 燃烧的废弃物 有着 迤逦歪斜的 灵魂 在一条通往天堂...

  • 破风

    我不断往前走,向着太阳,不知疲倦,明明毫无方向却又不舍停下,一停似乎又是无尽的忧愁。我似乎没有办法在一个地方待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破风》——取舍之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wjvh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