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现代视角下的“烦恼”和“苦”
本书是进化心理学家和科学家罗伯特·莱特所写
前言:莱特用现代科学的研究结果,去验证佛学的一些论点。
我们不谈六道轮回,因果报应,神通这些东西,单纯从科学的角度去聊佛教。
一、什么是“苦”
1.“苦”的巴利语,是“dukkha”,英文对应的为“suffering”,正好对应中文的“苦”。
2.佛陀眼中的“苦”也许是“不满足”?
二、快乐是个错觉
1.从生物进化的角度,人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了传播自己的基因。
2.为了传播基因,我们就要做各种事情,吃饭,找伴侣,获取生存的权利,还要打败竞争对手。
3.人是有思想,有些人可能就是不喜欢生儿育女,那自然选择是怎么让我们心甘情愿去传播基因的呢?
4.答案:第一:完成2中的事情可以获取快乐。第二:快乐是短暂的,持续的时间不长。我们的大脑关注的重点是第一,自然选择用快乐作为诱饵来使得我们完成基因传播的目标。
5.这就是“苦”,你永远都不会真正满足。所谓快乐,其实就是一个错觉。
三、烦恼也是错觉。
1.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的各种情绪都是自然选择对我们思想的编码。
2.对传播基因有力的,人会获得快乐,对传播基因有害的,例如危险,有毒,被打败,你就会感到难受,你下次就不会这么做了
3.但是这些编码,是可能出错了。
4.第一种错误:例如人看到甜的,高脂肪的食物会条特别想吃,这是因为在过去食物匮乏的时代,这类食物可以让我们获取更多的能量。但是现代社会的到来,食物已经不再匮乏,但我们的编码还在,这就使得很多人由于没有抗住诱惑,把身体吃坏了。我们对高脂高糖食物的“感情”,可以说是一种“假的”的感情。
5.第二种错误叫做“假阳性”,自然选择为了能让你传播基因,即使你在森林中听见有动静,也会产生害怕的情绪,让你保住自己的性命。这个害怕的情绪在原始社会很管用,但是在今天就会导致我们的各种焦虑。
6.我们种种情绪错觉实在太多了,我们以为得到了快乐,其实那非常短暂。我们以为自己对糖很有感情,但吃多了对我们有害。我们整天担心这个,那个,其实都是瞎担心。
7.所以佛说,人生充满了苦,而烦恼都是虚幻的东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