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平与创作道路
埃米尔•左拉(1840-1902),1840年4月2日出生于法国巴黎。父亲是一位很有才能的工程师,曾在意大利、奥地利等地任职,后来定居法国。在巴黎,左拉度过了短暂的童年,七岁时其父过世,跟随母亲一起生活。中学时期的左拉爱好文学,尤其热爱当时的浪漫主义作家雨果,并很早开始写作。
1858年,中学读完的他,报考大学落榜,更何况贫困的家境不允许他继续深造。迫于生计,不得不寻找职业以解决生活。在艰苦条件下,仍坚持进行创作。诗集《恋爱的喜剧》就是在当时的环境下写的。1862年,开始在著名阿歇特书店当雇工,由于其文学才能和工作勤奋,被提升担任编辑工作。1864年,左拉出版第一部中篇小说《给妮侬的故事》,次年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克洛德的忏悔》,后一部被官方批评界斥为有伤风化。于1866年,左拉决定辞职。在此期间,发表了小说《一个女人的遗愿》、《马赛的秘密》、《戴蕾斯·拉甘》、《玛德莱娜·费拉》
1868年,左拉接受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达尔文的进化论、泰纳的文艺理论以及克罗德、贝尔纳的实验医学的影响基础上,形成了自然主义的文学创作理论。在此基础上,又更进一步,制定了类似于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那样规模宏大的“第二帝国时代一个家族的自然史和社会史”的计划,这就是《卢贡-马卡尔家族》于1871-1893年左拉创作发表,该系列包括了二十部小说。1880年,该系列的第九部长篇小说《娜娜》发表,轰动法国文坛。1880年以后,左拉几乎每年发表一部长篇小说。
1894年,左拉挺身而出要求为德雷福斯冤案平反。1898年,以诽谤罪被判监禁一年,在宣判当天流亡英国伦敦,直到第二年回国。流亡期间,创作《四福音书》。1902年9月,左拉在巴黎寓所因煤气泄漏中毒逝世。1908年,左拉骨灰移放先贤祠。
二、创作特点
左拉通过洞察人类社会,详尽地剖析了资本主义下的种种罪恶。受自然主义理论的影响,在文学创作中强调文学科学性和客观性,把真实感作为文学创作的一种特色。强调观察和描写是自然主义小说的一大特点,描写使作品和世界联系起来,在作品中其重要的作用。
三、人物影响
19世纪法国重要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在法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著名家族史小说,令他声名远扬,在不少国家,掀起自然主义文学浪潮。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了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作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