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1)班 45号 曾玥
12月10日早上8八点左右,吉林市40路公交车到达火电住宅站点,一自称80多岁的老太上车,上车后不停地骂司机,说司机见她上车就关门,车上的乘客向她解释说因为下雪,公交车挡风玻璃边缘处有雾,车上人又多,挡住了司机的视线,他以为没人上车就关门了。老太连骂了差不多10分钟,司机感到特别委屈,心跳加速,于是把车停在路边平复心情。这时,老太坐在乘客让的座位上又与劝架的乘客吵起来,司机准备起身劝架时突然倒在地面上抽搐。车上乘客马上把司机抱起,大声叫醒他,有人询问谁带了速效救心丸,骂人的老太正好带着药,她拿出来喂给司机吃,还给他按人中急救。记者从监控录像看到,老太骂司机13分钟,司机一直没还嘴。
这个事件的转折可称诡谲,然而我的立场是坚定的,这不是一碗“你进我退你强我忍最后你被我感化还救了我”的“善有善报”鸡汤,而是一场“你我各有各心病谁也不比谁高贵”的“病人当道”闹剧。解释一下这里的 “病人”:心理扭曲的人。是的,不仅仅老太是,司机也是“病人”,只是前者的表现型为外倾,后者为内隐。
老太的心理扭曲极其明显,她以最大恶意揣度司机未及时让她上车的动机,并且对其实施语言暴力长达13分钟,与劝架的乘客也发生摩擦。她的心理扭曲是愤怒。愤怒使人失去理智思考问题的能力,始终对外界抱有强烈生理和心理的暴力倾向,为自己和他人都带来负能量,甚至有导致流血冲突的可能。这是现代人处在长期压力中难以释放情绪的常见问题,在老太身上尤其得到放大的可能原因包括:曾经也被他人粗暴对待过,对年老身体不便的深深忧虑,或者恐惧被他人忽视而索求关注等等。但是,一切看似有理有据的原因都不是你实施暴力而心安理得的借口,老太的行为必须得到谴责。骂人行为和救人行为必须分开看待,救人行为虽然证明老太还有对生命的敬畏与最起码的底线,又怎能掩盖她在另一方面严重的心理扭曲呢?
司机的心理扭曲不似老太一般拥有强烈的攻击性,相反,他的心理扭曲造成的伤害是针对他自身的,因此不甚明显。面对老太无理的指责,他默默地承受——其实这本来也没什么,忍让不理毕竟也是一种平息事端的方法,有时还颇显高明淡定。然而司机的问题就是“没有金刚钻,非要揽瓷器活”,从新闻描述中可以看到,他的心理素质并不强,对他人无理取闹的指责无法做到置之不理、云淡风轻,甚至因此引发心脏问题。心理脆弱,又何尝不是一种心理扭曲?这同样也是高发心理疾病,一如学生群体中有考试退步哭着喊着要跳楼的,进入社会后有被上司骂完后整夜整夜失眠的……举不胜举。应该告诫这位司机“病人”的是,当你受到的压力超过你的承受限度时,首先应该发泄,而不是一味强行支撑,毕竟你的心通常不如你想象中强大。
当今社会快节奏、高压力,几乎人人皆是心理亚健康,稍不留意便会滑向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的深渊。这时候我们应当做的,便是时刻控制自己情绪,不为外物过多影响;不求达到圣人无喜无悲,至少应该维持心理平衡,不让自己成为如同老太与司机一般的所谓 “病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