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途镇:如何避免认知固化和障碍?
《米德尔马契》的作者乔治·艾略特虚构了一个叫“米德尔马契”的小镇。在这个小镇上生活着一群人,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都是壮怀激烈,有很多雄心壮志的,但不知道为什么,慢慢就都滞留在这个地方,开始过起了蝇营狗苟的平庸生活而不能自拔——他们永远滞留在了中途,这似乎就是“中途镇”人们的命运。
我们可以把中途镇的这些人称为middle class——中产阶级,但其实middle class的本来意思是中间阶级。中产阶级与其说是一种对社会经济阶层的描述,不如说是对一种心智状态的描述。这些人的特点是:知道有一个远方,甚至还采取了行动,向目的地出发,但走着走着就走不动停下来了。
世界上这样的人还真不少,大家一起流落在这个地方,过起了平庸又不乏一点儿小幸福的生活。
乔治·艾略特描写的其实是人生存的一种状态:我们每个人一不小心就可能成为中途镇的居民,不管你知道的有多少,不管你年轻的时候是否血气方刚,你最后都可能流落在中途镇。世界上只有少数人在经过中途镇的时候不会停下脚步,而是继续往前走。
那么,什么能够让人不滞留在这种状态?如何避免认知障碍和固化呢?一般来讲,我们在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的时候,想到的还是如何深化自己的认知,觉得之所以走不远是因为知道得太少。
近代不少文学家和哲学家也都在考虑这个问题,他们给出的答案反而不是深化自己的认知,而是寻找一种机缘或者场景:有哲学家把这个场景称为“抛入”,或者“被抛”,也就是哈姆雷特状态——你可以站在那个地方一直想下去,但真正让你行动起来的是一种把你抛到一个场景中的无形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