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进入小学家长最头疼什么 孩子一进入小学,许多家长开始头疼,诸如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怎么办,孩子作业拖拉怎么办,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怎么办?小学毕业考不上好的初中怎么办? 家长认为头疼事就一定会出现吗?我看不一定,家长把将来不可能出现,或出现几率很小,或者是家长自己设定的这种情况作为头疼的理由,这种纠结,忧虑可能变成焦虑。
家长的焦虑情绪具有传导性。家长的焦虑不安的情绪必然会反映在语言和行动上,有些家长一见到孩子就不停的唠叨,你不好好学习,将来怎办?学习成绩不好上不了好的初中,等等。孩子在家长情绪的影响下,将会失去自信,怀疑自己的能力,学习压力增大,更为严重的情况与家长产生对立情绪。
家长的这种行为是想对孩子进行控制。家长会按照成人的思维模式理解孩子,希望孩子按照家长意愿发展,家长在许多方面对孩子进行掌控,结果激起孩子的叛逆行为。
家长因为害怕而教育子女,结果往往会事与愿违,孩子从家长身上学不到多少好东西,家长也起不到示范作用。
家长如何克服自己认为头疼的事情。 家长学会控制自己情绪,展现给孩子积极,阳光的行为表现。家长心里 阳光带个孩子的就是积极向上的行为方式,遇事冷静、坚决和非控制方法的好处就是,会降低你对孩子的要求、言语或互动作出过度反应的可能性。 家长关注孩子的行为习惯。
学会理解孩子的心里需求,小学阶段孩子最重要的是良好的学习习惯,独立的学习能力,孩子写作业你认为慢,那是家长用成人思维模式要求孩子,孩子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家长不必过于担忧。
家长要从被动型转变为主动型,有心、用心、聪明且富有智慧,家长要有积极意识,对孩子的需求保持高度敏感,积极参与孩子的成长,始终与孩子保持强大的情感纽带。
孩子在小学阶段,家长最应该做的事情是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成为孩子的朋友,使孩子在家长面前无话不说,特别是孩子学习中遇到困难,成长中出现家长认为是错误的时候,家长应该做的是帮助孩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呵斥,抱怨,指责。
小学时期孩子的学习习惯直接影响孩子以后的学习,家长既要重视,又不要过份担忧,你的担忧对孩子的成长起不了任何作用,积极的行动,阳光的心里,顺势而为,成就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