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命·下篇·二
原文
越七日癸(gui)酉,伯相命士须材。狄设黼扆(yi)缀衣。牖间南向,敷重篾席。黼纯,华玉仍几。西序东向,敷重厎席,缀纯,文贝仍几。东序西向,敷重丰席,画纯,彫(diao)玉仍几。西夹南向,敷重筍(就是笋)席,玄纷纯,漆仍几。越玉五重,陈宝,赤刀、大训、弘璧、琬、琰,在西序。河图,在东序。胤之舞衣、大贝、鼖(fen)鼓,在西房,兑之戈、和之弓、垂之竹矢,在东房。大辂在宾阶面,赘辂在阼阶面,先辂在左塾之前,次辂在右塾之前。二人雀弁(bian),执惠,立于毕门之内。四人綦(qi)弁,执戈,上刃,夹两阶戺 (shi)。一人冕,执刘,立于东堂。一人冕,执钺,立于西堂。一人冕,执戣(kui),立于东垂。一人冕,执瞿,立于西垂。一人冕,执锐,立于侧阶。
逐句看。
原文:越七日癸(gui)酉,伯相命士须材。狄设黼扆(yi)缀衣。牖间南向,敷重篾席。黼纯,华玉仍几。
七天后的癸酉日,召公命令官员准备椁材。乐吏陈设斧纹屏风和先王的礼服。门窗间朝南的位置,铺设着双层竹席,席子带黑白相间的花边,陈设彩玉,用无饰的几案。
我瞎画了一个位置示意图,根据后来停灵的习惯,推测周成王的遗体放置在堂的中央。

原文:西序东向,敷重厎席,缀纯,文贝仍几。
有了上一句做铺垫,这一句意思上并不难理解。
西序东向,就是靠近大堂西墙面的位置。郑玄说这是早晚听政事的位置。前面的牖间是天子朝见群臣诸侯所坐的地方,这个传统一直延续——紫禁城天子龙椅坐北朝南。
你看正大光明匾额下面的龙椅是不是在窗户之间——牖间。

西序东向是政事,东序西向是养国老宴会时群臣所坐,这表示政事重于吃喝。德鲁克说成果为重。
今天我们参观任何一个古镇民居的正堂,一定会见到下图这样的布局,正是文化的延续。

厎席是青蒲编织成的席子。另一说把厎解释为致,用篾做席子。
缀纯,《周礼》记载席子有七种,莞、缫、次、蒲、熊、苇、萑,从偏旁部首看,指的是七种不同的材质——莞是水葱之类,缫是丝,次是次青(竹子)、芦苇之类三种,熊难道是指皮毛?
纯是花边,有纷、画、黼、缋这四种。缀纯就是缋纯,绘画色彩鲜明的边。只是不知道长什么样子。
文贝,带纹路的贝壳。考古发现的西周贝币不知道是否就是所谓的文贝。

靠近大堂西墙面的位置,铺着双重蒲席,带彩绘花边,没有装饰的几案上放着带纹路的贝壳。
下图大概就是几案与席子的搭配方式。

原文:东序西向,敷重丰席,画纯,彫(diao)玉仍几。
东序西向前文提及,是尊养国老,群臣宴会所坐。丰席,郑玄说是刮湅的竹席,反复刷漆?画纯就是以云气画边缘,这是要腾云驾雾!
靠近大堂东墙的位置,铺设双重反复刮湅过的竹席,竹席带云气花边,没有装饰的几案上放着雕琢过的美玉。
原文:西夹南向,敷重筍(就是笋)席,玄纷纯,漆仍几。
马融说:筍就是箁(pou)箬(ruo),即笋壳。郑玄说是竹子的青皮。
大堂的西南角,铺设双层竹席,黑色包边,没有装饰的几案上放置漆。漆器最早在河姆渡文化中就有发现。
几个位置摆放大概是下图这样吧:

不过还没完,王者葬礼的排场才刚开始。
打完,收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