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唐诗(46)

作者: 清平巷1号 | 来源:发表于2019-06-21 21:25 被阅读31次
夜读·唐诗(46)

      论及唐诗,原以为盛唐是唐诗的盛世,总说中唐是由盛而衰的时期。读罢中唐诗,不由地改变了对中唐五十多年间的诗歌认知。

      自代宗大历至穆宗长庆年间为中唐时期,由于经历了安史之乱,整体风貌没有了盛唐时的刚健豪迈,而趋于多元。诗人多,大约 570人,诗歌数量多,约 19000 余首,诗歌流派也多。在严酷的现实面前,他们大多以生疏、冷漠的眼光与心态对待社会,且遁入自我封闭的内心世界,盛唐人那种伟岸的英风傲气已不复存在。 中唐诗人通过内心的自我观照,往往能细致地把握内心深处的波动,描绘出切身的所感所悟。

      当时,政治之险恶、世风之谬戾、人情之淡薄,促成中唐诗人一种反常的社会心理。广泛传播的宗教思想与宗教文化在冲击儒学传统地位的同时,也给中唐诗歌注入了新的活力。古文的复兴,传奇、变文的兴起,词由民间创作到文人创作的过渡,书画艺术的发展等,都对中唐诗歌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当然中唐诗歌以徘徊苦闷、哀怨惆怅、凄凉感伤为基调,气象内敛,意境狭窄。中唐诗人或雕琢炼饰,追求丽藻与远韵的统一;或崇俗尚质,追求浅切尽露的平易之风;或崇奇尚怪,追求“笔补造化”的人工之美,这都与盛唐诗歌形成鲜明的对照。

      唐诗发展到贞元、元和年间,应该说出现了二次高潮。除直接继承杜甫现实主义传统的白居易、元镇、张籍、王建等“新乐府”诗派诸家外,还有奇险名家韩愈、孟郊及其追随者,有借山水以抒怀的柳宗元,有善于写政治讽刺诗的刘禹锡和以瑰丽裱艳、想象奇美著称李贺,可见名家荟萃,各显神通。

      著名诗评家施蛰存先生就对严羽作《沧浪诗话》推宗盛唐,贬低中唐不以为然,他把中唐诗分前后二期。大历至贞元为前期。在这一时期中,五言古诗及律诗,都是王维、孟浩然诗风的延续。韦应物、刘长卿的五言诗,并不比王、孟逊色。七言律诗是杜甫的继承,并在杜甫的格调上有新的发展。绝句的成就,更是中唐高于盛唐。韩翃所作,未必亚于王昌龄。王建的宫词、刘禹锡的竹枝词,为绝句开辟了新的领域,盛唐亦所未有。

      贞元至长庆为后期。这是唐诗的大转变时期。王维、孟浩然变而为孟郊、贾岛。杜甫的五、七言古诗变而为韩愈。白居易、元稹继承了杜甫的新乐府,并建设了现实主义的理论,如诗的任务在讽喻时政,诗的创作方法要大众化。此外,张祜的绝句,李贺的幽怪秾丽而体格高古,胜过盛唐,创变出独具中唐特色的风格。

      在盛唐诗歌之后,中唐诗人开创了新的途径,展示了新的美学风范,为诗坛带来了“再盛”的局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怎么能简单地说唐诗到中唐由盛转衰了呢?   

相关文章

  • 夜读·唐诗(46)

    论及唐诗,原以为盛唐是唐诗的盛世,总说中唐是由盛而衰的时期。读罢中唐诗,不由地改变了对中唐五十多年间的诗歌认...

  • 夜读唐诗

    夜阑卧听风吹雨 风是你,雨也是你 铁马冰河入梦来 冰河是你,入梦也是你 月落乌啼霜满天 月光是你,寒霜也是你 江枫...

  • 夜读唐诗

    深夜一盏灯灯下一本书朦胧月,蟋蟀乐无边 心若高山流水,人似囚鸟归林 望——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听——大弦嘈嘈、小弦切...

  • 唐诗夜读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

  • 夜读·唐诗(52)

    最后一期夜读唐诗,秒杀锁定!是为记。

  • 读书

    我不爱唐诗宋词 因为挑灯夜读,死记硬背 应付着一次次随堂测试 我热爱唐诗宋词 因为挑灯夜读,读懂每一份境遇 无论哪...

  • 雨夜读唐诗

    连日的雨,让初夏变作了深秋。近日来,繁忙的工作琐事,让人觉得有些倦了。在这样的夜晚,外出散步已不可能,追剧也觉得无...

  • 夜读唐诗有感

    在诗歌中俯仰天地,纵贯古今,谁又能和唐诗相提并论?唐朝,这个国力鼎盛的时代,把诗歌的灿烂推向了顶峰。 才华横溢...

  • 夜读·唐诗(45)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 夜读·唐诗(47)

    从九世纪二十年代末到十世纪初唐朝灭亡这80年,史称晚唐时期。这时,宦官把持朝政,官僚党争誓不两立;而藩镇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夜读·唐诗(4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afp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