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三十岁生日了,回头看看已经过去的小半生,总觉得自己过得太一帆风顺,没有什么大风大浪,大起大落,所以没有得到过什么深刻的人生感悟,也没有特立独行的思想。生活极为平淡。
听上去似乎这些年里我过着很顺遂的人生,其实完全称不上。
小时候家在农村。我很小的时候爸妈就进城了,他们没有一技之长,靠着大学生叔叔帮忙才进城务工。但因为爸妈文化程度不高,只能做最基层的工作赚最少的钱。我们嗷嗷待哺的四姐妹只得被留在农村让爷爷奶奶照顾。
翻出遥远的记忆,其实在农村乡野间,我跟当时的小伙伴们还是有着许多天真幼稚而美好的童年回忆的。在我记得的零星片段里,我们下水摸过鱼捞过虾,在田里晒干的稻草里打过滚,也从路边灌木丛里摘过桑葚和刺坨(不知道它的学名),桑葚可以直接吃,小刺坨用来扎人的头发和衣服。最喜欢的是夏天,夏日的夜伙伴们相邀着去捕捉萤火虫,或者各家各户搬出凉席床(不到一米宽的竹片做的硬板凉席床)在河堤边吹着风乘凉,手边还有一把蒲扇用来驱赶蚊子。白天会在楼顶上抓亮晶晶的金龟子玩,用棉线把其中一只脚拴在门把上,然后看着它在细线的牵扯下疯狂的扇动翅膀,美丽的背壳在阳光下反射出五颜六色的美妙的光。可惜到了懂事以后,再也不敢碰任何昆虫,也几乎没有再看到过这样好看的昆虫了。
当时的冬天也很美好,小伙伴们会聚在一起用一些干草树枝生一小堆火,等火旺起来以后,把小红薯扔进火堆里烧,烧出来的味道香喷喷的,很馋人。有时候能熟有时候也不熟,没烧熟的就把外皮薄薄的那层烧好的吃掉,剩下的就遗憾的丢回燃烧后的灰烬堆里。那个时候湖南的农村还会下雪,偶尔甚至会有鹅毛大雪,厚厚的铺满一地。早晨醒来睁开眼如果能看到外面亮亮的闪耀着白光,就会一下子知道下雪了,立马叫醒姐姐妹妹,跳下床跑去雪地里疯,一点也不觉得冷。可现在老家好几年不下雪了,有时候会零星的飘几颗雪粒,不成规模,也不激动人心,只感觉到入骨的冷。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继妹妹和二姐之后,我第三个转到城里上学。从那时候开始真正对生活有记忆,可以说,日子实在是过得挺苦的。不过我很少回忆起那个时候的苦,只在偶尔家里人聚一起聊到的时候才勾起些许记忆。很多点,如果她们不说,我也都忘了。认真想想,也是从那时候起,就没有记忆深刻的真正快乐的时刻了。
只记得住过几个条件相当简陋的房子,漆黑的走道,遥远的厕所,灯泡经常坏掉的楼梯间,对年幼的我们姐妹来说这些都是磨难。也记得在学校从来不会主动去参加任何集体活动,因为那时候的我们连学费都交不起,每学期开学的时候就是爸妈各显神通的时间,爸爸四处去找钱,妈妈去找老师求情,希望能宽限交学费的时间,为此没少见妈妈在老师面前落泪。还记得爸爸妈妈时常为了钱的事情大吵大闹,恶语相向,甚至大打出手,最严重时还拿上了菜刀,弱小的我们姐妹几个在旁边哭着阻拦,派一个跑出去找大人搬救兵。
这样的事时常发生,可以说是我们童年到少年到青年生活中的主旋律,我们经历着,磨砺着,只能任由它们对性格的形成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而无法抵抗。
除去这些,我最介怀的一点是,很多年里都是全家或者四姐妹一起住一个不大的房间,别说自己的房间,连自己的抽屉、自己的私密小空间都没有。曾经被姐姐把日记或是情书一类的东西翻出来了,还当着我的面读,那一刻,羞愤、委屈、难堪同时又带着好强的倔强同时涌上来,我吼叫着扑上前去把那几张纸抢过来撕得粉碎。对于年少懵懂的我来说,秘密的心事被人挖出来,简直像被脱光衣服在街上走一样的羞耻吧。
少年的我好像遭遇了不少这样令人难过的事,也许就是这样造就了我如今冷漠、故作坚强、不敢轻易展现自我的性格。
整个青春期更是一段灰暗的历史。因为没钱,自尊心又强,与一些经济条件稍好的同学交朋友,变得更加自卑、懦弱,但是又要装出不在乎的样子。
慢慢的,我就成了我。对什么都不敢在乎,不敢要求,不敢奢望,只在自己的舒适圈里晃荡,连追求和愿望都不敢有。
是的,我的人生没有大起大落,但我的人生相当平庸。像我这样长大的孩子,也许更努力一点本可以比现在要好,但也有可能走错路比现在要差。还好,现在的我还在正路上,并且,路还长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