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有趣的人被人喜欢
哥,帮帮我!
同事的孩子读大二,篮球打得好,人自然是很帅气的。出于以上原因,我收到下面这条微信时的确有点意外。
哥,喜欢一个女孩子,帮帮我。
大叔认为,一切用心机去谈恋爱的都是耍流氓。当然了,期待一段长久关系的除外。看着这娃努力好学上进考上大学,我知道,娃是个好娃,只是当年沉溺于学业,耽误了恋爱,没什么经验,才会向我这样的半吊子讨个方法。
上面这些话,当时我压根没想。只是迫不及待地回道:到哪个阶段了?
他说刚要了微信,聊了几句,不知道该怎么进行下一步。
截图给我看,第一句就让我虚线脸,这孩子说话,太无趣了。
他的开场白:在吗?
我说:记住哥一句话,没人会拒绝有趣的人。
02 有趣的形式
什么样的事情会让我们感到有趣?
如果你对自己的大脑有足够了解,你就会知道,这是个喜新厌旧的家伙。一个刺激反复多次之后,大脑会“厌”到什么程度呢?直接忽视它的存在。
冬天,进入一个满是人的车厢里,你马上会闻到“人味”。没几分钟,这味道就烟消云散了。
记得心理咨询师考试的时候有道题目,“久入芝兰之室而不闻其香,久人鲍鱼之肆而不闻其臭”说明的是哪个心理现象?
心理学上的解释是:人的感觉力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刺激持续作用下会引起感受的变化。
因此,当你以一种大家都在用的方式去沟通时,你不能怪别人忽视了你的存在。如果说,你每天都问“在吗?”对方都是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回答你“在呢”。那别想了,孩子,快去表白吧,她可喜欢你了。
所以有趣,必须得让大脑感觉到新鲜,要新鲜,必须得有意外。
问题来了,怎样让“在吗”这样无聊的开场白变得有趣起来?
在大叔的循循善诱下,孩子给出的一个开场白:“我猜,你现在一定在思考一个著名的哲学问题。”
还不错。没见过的开场,还引起了对方的兴趣。
女:“什么哲学问题?”(发问就对了,建立了进一步沟通的可能)
男:“你在想:这碗泡面,to eat or not to eat,这是个问题”。

03 有趣的内容
如果仅有形式上的有趣,亦不能称为有趣,只能叫逗比。
《如何成为一个有趣的人》是本很严肃的书,一点也不有趣。但它说的很对,逗比只能激起感官,有趣还会引发思考。
形式只是载体,内容才是灵魂。真正的有趣,是以好玩的形式装载并不肤浅的内容。
孩子很聪明,一句“to eat or not to eat” 化用了莎士比亚的名句“to be or not to be”,即生动俏皮,又自带的知识型男人的性感。
女:this is not a question to me,我每天都吃晚饭的。
男:什么???!!!天天吃晚饭还能有这种身材,天理何在!(我去,马屁拍的溜)
女:没有啦,我都快120了……
男:(轻声地)哥有一个秘密减肥偏方,姑娘可有兴趣?
女:呃……还是算啦~
男:朋友,不收费的!
女:哈哈哈,安利吗……
……
看了以上对话,大叔深吸一口气,现在的小朋友,太厉害,举一反三,我已经可以功成身退了。
此时孩子发来微信:哥,要怎么结束对话?
开场白是第一印象,要引起兴趣,结束语是一个背影,要意味深长。
一般的结束语是“早点睡哦~”、“好梦哦~”之类的,同样的道理,她可能每天都要收到好些个雷同且毫无营养的“假关心”,多你一个何益?
孩子最终给出的结束语:嬛嬛,跪安吧,朕要就寝了。
朕要就寝了是句常见的玩笑话,这里妙在两处:一是男方先提出结束话题,占据了主动权;二是嬛嬛加的妙,其实是暗示了双方的关系。
04 如何成为一个有趣的人?
有趣不只是油腔滑调而已。
有趣的人,在两个方面是让人意外的,一个对世界了解的广度,一个是对事物研究的深度。
广度让人意外:我不知道,原来你是连这个都知道的人。
深度让人意外:我只知道你擅长这个,没想到你竟然这么擅长。
一个有趣的人,常常拥有三个特征:好奇,热情,乐观。好奇让你永远有探索世界的欲望,有去体验不同生活的想法;热情让你把欲望和想法变成行动的动力;乐观让你在遭遇挫折时保持一份继续探索的勇气。
有些有趣的人,喜欢阅读。他们对知识有一种渴求,但并非焦虑,他们不断扩张思维的疆界,在知识的深处发现有趣。
有些有趣的人,乐于行动。他们讲究实操,在实实在在的感触中获得全新的享受,用生命体验喂养有趣。
有些有趣的人,有一个持久的爱好。他们从入门到高手,从高手到专家,他们不会满足,继续在奔向大师的路上滋生有趣。
来吧,让我们有趣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