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

作者: JiesCheung | 来源:发表于2017-04-19 20:53 被阅读34次
张珙与崔莺莺初相见

    “真乃绝色佳人!”

    张生,莺莺一见误终生!

    两人于普济寺相遇,西厢后院,只对视了一眼,张生便是再也移不开双眼,深深喜欢了这位相国千金。

   也许是上天眷顾张生这位有情人,当时正赶上贼人孙飞虎作乱,团团围住寺院,欲抢走小姐莺莺做压寨夫人。老夫人便许诺:若有谁能退兵,便将千金许配给他为妻。张生便想出退敌之策,一边拖延敌兵,一边休书一封给结拜兄弟白马将军,赶来相救。奈何老夫人出尔反尔,破坏了这天赐良缘,欲将这有情人变作兄妹,莺莺小姐落泪离去,老夫人说用金帛补偿,张生怎会是如此肤浅之人,愤然离去。

   但两人的情未完,一方面是情根深重,一方面是红娘的穿针引线。

红娘引张生

    莺莺虽为大家闺秀,可也是处在深闺已久,春心萌动,想见这个书生,可后来又心生反悔

夜会莺莺

   女人的心思难懂,张生觉得猜不透莺莺的心思,以为她不喜欢自己,相思成疾

相思成疾

   小姐一封书信表明心迹,让张生病意全无,豁然开朗,欣喜若狂。这便是爱情的魔力吧,能让你欣喜若狂,或许也能让你跌落地狱。

一见书信病痊愈

    但缘分天注定,只要情坚,是无论如何就拆不散的。

莺莺探病张生

    这段情让人感叹,而这其中穿针引线的红娘更是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起初莺莺的心并没有那么坚定,是红娘推波助澜。红娘虽是丫鬟,却是心细明理,伶俐的丫头。虽被老夫人责骂,却不顾自己,为两人说情。

红娘不顾老夫人责骂为二人说情

    有的时候,人们总是会说是父母,或是其他种种拆散了彼此的姻缘,可殊不知是二人的情不坚,否则没有什么可以拆散两个有情人的。面对外界的种种压力,屈服了就要承担失去心上人之痛,因果循环。

金榜题名,迎娶佳人

    张生高中,老夫人不得再赖婚,二人终是成就良缘。 自此,后世流传,成为佳话。

高中归来迎娶佳人

相关文章

  • 国学经典系列之四大名剧

    《西厢记》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简称《西厢记》,又称《王西厢》、《北西厢》)是元代王实甫创作杂剧,大约写于元贞、...

  • 手绘.西厢记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又称“北西厢”,元代中国戏曲剧本,王实甫撰。《西厢记》大约写于元贞、大德年间,...

  • 明代画家仇英(款)西厢记图册

    仇英 西厢记图册(清人画) 18.5×38 cm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仇英 西厢记图册1 仇英 西厢记图册2 仇英...

  • 《西厢记》介绍以及昆区特色研究

    西厢记 《西厢记》原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是元代著名戏曲作家王实普的代表作品。被誉为“北调之祖”、“北词之首”、“...

  • 西厢记读后感

    《西厢记》读后感 乐逢隆 赵景深先生在《明刊本西厢记研究序》...

  • 【笔记】挑灯闲看《牡丹亭》

    古典文学中有两大爱情剧作:《西厢记》与《牡丹亭》。论名气,似乎《西厢记》更大一些,这可能是《西厢记》更贴近生活,或...

  • 西厢记—钟情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共5本21折5楔子。作者王实甫,名德信,元代著名杂剧作家 西厢记目录: 第一本...

  • 爸爸的日记,2月7日,星期六,晴天

    今天我看了西厢记

  • 《西厢记》| 陈小花解读

    《西厢记》| 陈小花解读 《西厢记》| 陈小花解读 关于作者 王实甫,元代大都人,著名戏曲作家。他的一生创作了许多...

  • 读书一乐

    绝妙绝妙,这书看得味道。 《西厢记》果然写得好,而金圣叹批得有头有尾有理有据,才气过人,风趣无边,更使《西厢记》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西厢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bgh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