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切的原始都是为了大脑省力

一切的原始都是为了大脑省力

作者: 就爱傻笑 | 来源:发表于2019-08-29 16:26 被阅读0次

在看《周易》算命当中,忽然的灵感所以有了这篇文章。

(一)万物皆有灵性,不知道你是否认同这样的观念?狐狸可以用五百年的时间修炼成人形,以美女的形象和书生谈一场或者生死相许或者别有用心的恋爱。这不仅活在蒲松龄的世界里,而且也活在在各种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里,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仍然一点都不陌生。

以前的哲学家们赋予它一个概念,叫做“泛神论”,或者“万物有灵论”。电影《阿凡达》里边,潘多拉星球上的原住民就是标准意义上的泛神论者。

不禁问问自己真有神的存在吗,万物真有灵性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答案显然是没有的。归根结蒂,这都是人的同情心和同理心在起作用,天然就会以己度人、以己度物,用自己熟悉的模式套用到万事万物上去。用自己熟悉的认知模式套用到万事万物,个人理解就是节省大脑的功能活动,这是非常原始的认知模式。比如章莹颖在美被杀案当中,就可能是以己度人,认为对方也是好人反而让自己陷入危害当中。说到同情心和同理心,女性天然要比男性敏感。这跟原始社会的分工有关,女性负责哺育要时刻感知身边是否有危险的野兽存在,男人负责打猎头脑中要时刻计算方位、速度以及可能性。所以通常男性是活在思维里面的动物,而女性通常是活在感受里面,而现实通常是女人跟男人谈感受,男人却跟女人讲道理(说远了)。

社会越原始,这种认知模式表现得就越突出。当然也经常发生在今天的社会当中,当我们都是婴儿时候,我们的认知模式也是如此,富有同情心和同理心。如果有人说婴儿是这个世界上最无知的人,这才是最无知的表现。他们虽然不会表达能力,但是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感知外部的世界。如果真有神的存在,那婴儿或者小孩才是无限接近神的存在。

(二)不知道你有没有读过春秋三传,即《左氏春秋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左氏春秋传》作为一部纪实史书来辅佐后人来解读《春秋》,而《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是汉朝人对于《春秋》的不同版本的理解。然而这个理解方式却是很有意思,大致是这样的:

比如我根据某大学的档案编写了一部校史,对教授的介绍一般都写成这样一种固定体例:“某某是一名教授。”而你在阅读这部校史的时候会发现有一些不合体例的文字,比如“张三是一位教授”,“李四是一只教授”。虽然这很有可能是我的笔误或者是排版印刷的失误,但只要你相信我本人和我的书的经典性,你就会很自然地做出推断:我之所以刻意变换了量词,一定是为了表扬张三,批判李四。此所谓微言大义

古人就是理解《春秋》的。假想自己是一名西汉年间的读书人,忽然在《春秋》的字里行间发现了一些不易理解的,或者说不很顺畅的地方,那么,你会产生怎样的想法呢?最有可能的想法就是:圣人不会错,经典不会错,这是永恒的前提。既然如此,圣人一定是用这些貌似不易理解、不很顺畅的细节来告诉我们:这些地方藏有深意,一定要仔细品读,深挖到底!

典型的古代思维是先相信,再理解,现代思维相反,先理解,再相信。前者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很本能的思维模式,天然贴合人性,所以即便到了现代社会,人的最直接的思维冲动依然是古代思维。个人理解,这种原始的思维同样是为了大脑省力。而现代思维方式,先理解,再相信,这是一个耗时耗力的过程。比如,在家我老爸老妈喊我干活,我第一时间反应就是去干,而不是去理解,为什么找我干。同样小时候学习的时候都是先信后理解,老师肯定是对的,教材一定是对的,然后去理解。长大了才慢慢形成反本能的思维方式~先理解后相信。

从以上的讨论当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一般规律,人的原始思维方式都是以自己的熟知的方式去思考,但请记住每个人的生长环境、基因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每个人的思考方式都不太一样。你的“原始”不是我的“原始”,所以沟通的时候更多的是以对方的思考方式去沟通,就像演讲是以观众听的逻辑去讲,而不是按自己思考的逻辑。

站在时间的长河中,我们发现原始的社会原始的思维方式,复杂的文明社会诞生出复杂的思维方式,人的成长也是一样,从简单到复杂,但希望我们的本真依然不变......

                                                                                                                                                                                                                                   陈慕白

                                                                                                                                                                                                                                2019.8.29

相关文章

  • 一切的原始都是为了大脑省力

    在看《周易》算命当中,忽然的灵感所以有了这篇文章。 (一)万物皆有灵性,不知道你是否认同这样的观念?狐狸可以用五百...

  • 原始大脑

    如果我们人类的大脑尚且处在一种原始形态,那么我们爱上谁,选择什么,一切也都机缘于一种原始冲动。并无逻辑可言。都是原...

  • 生活的艺术:一切为了省力

    晨跑,经过一片草坪。看到了下图: (后天,我回家去现场再拍出来,这两天出差在外) 触发了一些思绪。 鲁迅那句名言,...

  • 原始大脑

    虽然身为现代人,但其实很多思维本能还是原始一套。所以理解原始大脑对现代生活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原始大脑最根本的一点...

  • 本心的成长是大脑的不断进化

    原始脑是大脑的原始本能反应,这是属于动物层面的,就像猴子一样,为了生存,它们会吃饭,睡觉,打架,争夺猴王,繁殖,后...

  • 【1216读书清单】习惯的力量

    001.习惯——不假思索的行动 大脑为了省力会在做惯常的活动时不加以思考,这些惯常活动就成了习惯。 002.习惯是...

  • 把脑子用在该用的事上

    我们的设定就是能省力就省力,脑子尽量少想东西,都是为了节省自身能量,之所以懒,很多,东西都不需要思考,直接干就行了...

  • 训练大脑,高效人生

    大脑在千万年的进化中,为了节约能量,总是喜欢偷懒,总是喜欢选择最简单最省力的那条路。这在进化的路上,是很好的生存方...

  • 掌控习惯——最省力法则

    精力是宝贵的,而大脑的设定就是尽一切可能保存精力。人类的天性就是遵循最省力法则:当在两种相似的选项之间做决定...

  • Day73【第24本打卡书籍】《习惯的力量》

    标题:关于习惯那些事 开头: 都说习惯很重要,但是,习惯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01习惯是怎么形成的 它是大脑为了省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切的原始都是为了大脑省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buie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