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形式主义?从唯物辩证法分析,形式与实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形式是展现实质东西的载体,好的形式好的载体更容易展现、表现、看透事务的本质,让我们在认识上少走弯路。但如果过于强调表现形式和载体,不关注事务本质的认识和认知规律,偏离了初衷,导致结果差之千里,这就是形式主义。企业作为创造价值和利润的经济组织,如何通过力戒形式主义,积极推进实干有效作风,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和预期的绩效目标这才是根本。
01企业形式主义现象面面观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形式主义的种种现象有所变异,引起我们足够的警惕和重视,主要有:
研究战略规划的多,研究业务落地实施的少。很多企业负责人谈起企业战略规划、商业模式津津乐道,眉飞色舞,一套套、一本本,但在落地上,考虑实现目标所匹配的资金、人才、资源条件少,丧失机遇,宏伟的蓝图随着时间的推移,化为了泡影,蓝图变成了废纸。很多企业把这种做法称之为“醒得早,起得晚,走得慢”,用未来虚幻的梦想掩盖现实生存的矛盾和问题,要么每天还在对蓝图和宏伟目标的自我陶醉、自我意淫中享受快乐,不亦乐乎;要么每天在不停地论证、求证,把控风险,谨小慎微,不敢落地,丧失机遇。还有的谈到企业眼下生存,没有切实有效的措施,没有赚钱盈利的尖刀产品,经营现金流又不支撑,等不到宏伟蓝图的实现,企业早已一命呜呼。
老板无效社交时间多,研究业务时间少。一些老板每天热衷于迎来送往,参加外部社会活动,广交社会同仁,善于为别人当参谋,兄弟哥们义气,花天酒地,为企业创造有效价值的不多;反而,对企业内部需要老板快速决策的重大事项,下属却见不到老板,久拖不决,议而未果,影响效率。
举办打鸡血活动多,工作落地实践少。有些企业,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娱活动和团建活动、拓展训练,干部员工当时犹如打了鸡血,口号满天飞,群情激昂,热情满满,信誓旦旦,但活动结束不几日,一切恢复原样,平淡无奇,犹如冰窖,喝得那点心灵鸡汤早已消耗殆尽。
开展团建活动,增强干部员员工的干事创业激情,无可非议,但如果没有经营业务战役上的胜利,心灵鸡汤好似白水,员工提振信心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没有经营业绩上集小胜为大胜,员工不可能有信心,靠实现目标提振信心,是最好的团建活动。
开会布置工作的多,检查落实的少。很多企业热衷于开会布置工作,天天开会,讨论工作,议而不决,没有成果;更有甚者,误以为开会布置工作等于落实工作,真正检查督促落实工作的少,没有检查等于零。还有的开会大讲成绩,忽视问题,避重就轻,月度经营目标分析会、年度总结会开成了表功会、推诿扯皮的扯淡会。会议变成了情况通报会、务虚沟通会、工作点评会,大部分人是陪会,劳民伤财,没有实效性。
干部员工抱怨问题的多,拿出解决方案的少。很多企业的部分员工说到企业问题,愤青至极,甚至不惜以自黑形象在老板面前表忠诚、掏心肝;有的甚至天天给老板打小报告,靠小报告获得老板的信任,这种企业破坏了上下级干群的信任关系,扭曲了人际关系,人人自危,没有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在解决问题上,夸夸其谈的多,没有可行方案,没人操心,没人落地。企业运营出了问题,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扯皮,没有内向思维,都是别人的错,唯有自身干净别致。
正向激励用得多,负向激励用得少。在员工的激励上,热衷于正面激励,奖励走的是大锅饭,平均主义,撒胡椒面,没有奖的心花怒放,评奖没有突出先进,正向激励作用不大,有的评奖实行轮流坐庄制,评优评出矛盾,难以服众,更谈不上榜样示范作用。在负向激励上,存在畏难情绪,怕得罪人,处罚上做不到胆战心惊,企业人员能进不能出,干部能上不能下,企业活力不大,死水一潭。殊不知,负向激励用得好,其功效是正向激励的十倍。
投领导所好拍马屁的多,真正解决问题的少。在企业有一部分干部员工,天天研究老板,关注老板,投老板所好,做尽表面文章,善于包装业绩,欺上瞒下,控制言论,员工敢怒不敢言,入不了小圈子就得滚蛋。在解决问题上,报喜不报忧,隐瞒问题,回避问题,久而之久,企业积重难返,悔之晚矣。
文山会海做得多,关注实操落地的少。一些企业热衷于做方案,大事小事都要求上报方案,幻灯片做得完美至极,领导天天听汇报,单位之间相互质询、PK,但方案落地性差,没有实操性、实效性。还有企业制度、规则堆成山,墙上有、桌上有,就是心里没有,不断更新版本,但都是看的多,检查实施落地少。
无效门面资产多,有效赚钱资产少。很多企业为了撑门面,热衷于买豪车、建设高档办公楼、娱乐会所,这些设施一时撑了门面,但增加了投资,加大折旧,并且不创造效益,成为企业的负担和累赘,真可谓企业有表子无里子,有表无实。
以上剖析了企业形式主义的种种变异现象,这些现象和问题的存在短则影响企业当下的运营,长则使企业病入膏肓,侵蚀企业健康的肌体,改变了企业基因,是企业陷入不良循环,最终停摆破产。
02形式主义害死人
形式主义不一定都是错的,某些场合,某些会议,确确实实需要形式主义,但是太多的形式主义会使越来越多的东西失去其原有的意义。过度的形式主义作为一种思想认识的一种形态,造成的危害,从古今中外来说,枚不胜举。
历史记载,著名的孔融在诸侯北海国任国相时,有一次行路,遇到有人在路边为父亲哭丧。孔融停下来看了一会儿,觉得这个人哭得不够伤心,认为他是个不孝子。孔融勃然大怒,就判了这个人死刑。在古代,在从事礼仪时不把形式做足,可能会招来杀身之祸,古代那么多针对不孝的严惩措施,也没能制止任何时期的不孝行为。一个在父母生前不孝的人,在丧礼上哭得“痛心”,就能被别人评价为孝子,甚至于他以前的所作所为都不是别人最在意的。那些不了解实情的人,只看到了子女哭丧守孝的排场,就会认为他们很孝顺。
二战时期,德军抓住苏军俘虏,希望获得苏军情报。但俘虏拒不交代,严刑逼供也没有办法。后来有人想了个招,让被俘的指导员给他们上课,一连上了好几天,俘虏们终于受不了了,强烈要求把指导员带走,为此不惜交换情报。这其中的原因,德军抓住了指导员爱“念经”的软肋,用形式主义换了情报。
1930年,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指出“形式主义害死人”。他还指出:“形式主义是一种幼稚的、低级的、庸俗的、不用脑子的东西。”强调实干、重视实效的邓小平,很反感形式主义。在邓小平的眼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主观原因是“最卑鄙的个人主义”。如今,党中央力反“四风”,包括“反对形式主义”。形式主义重表象,轻本质,“虚”字当头,花拳绣腿,空耗资源,严重损害政府公信力。
据媒体报道,茅台每年的销售量大约为20万吨,而全国年销量实际则达到200万吨以上。如此粗略估算,市场上90%的茅台都是假酒。80年的贵州茅台年份酒酒瓶回收价已高达10000元以上,而买家几乎都是假酒制造者。 企业已经疯狂了,利益成了实际,而其他一切对于他们来说,都只是形式。
03形式主义的根源剖析
深入探析企业形式主义背后的原因,主要有:
一是为谁干的目的意识不清晰。在企业里上至老板下至员工,每个人每天都在辛勤工作,倾情付出,但每个人最终工作的目的,为了啥?为了谁?有些人并不清楚。目的不清,难免会在工作中流于形式,沽名钓誉,狭隘低下。
占高一位,你工作的目的和结果是为了企业发展,为了社会奉献,说高了你这是唱高调;但是往低处说,你不是为了别人,你通过工作的付出交换了价值,你换取了货币和工作生活的平台,为了家庭、为了亲人、为了成就你自己,不仅获得生活生理上的基本需要,更获得了认同感、成就感,让你的生命更有价值和意义。
所以我们说,企业是个人的舞台,社会是企业的舞台,每个人都要做好舞者,舞出自己的精彩,这就是为谁干的目的意识。这个问题解决了,形式主义这病还难治疗吗?
二是责任意识不到位。形式主义滋生还与部分干部员工缺乏责任担当意识密不可分,不能严格履职尽责,缺乏认真、快、坚守承诺的作风,敢于担当,不惧一切,还怕啥,没有做不成的事,没有实现不了的目标。
三是监督责任不落实。之所以流于形式,因为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追责,过程监督到位,责任追究到位,谁还敢流于形式吗?磨破嘴皮,不如追责处罚一次。
04形式主义的刮骨疗毒
形式主义自古到今都存在,要在企业力戒形式主义,必须进行刮骨疗毒,主要是:
一是开展目的意识教育。解决员工为谁干、为谁付出的问题,目的明确了,态度端正了,明白了为谁干、为了谁的问题之后,一切问题都将不再纠结,难题都会迎刃而解。
二是领导率先垂范,培育实干企业文化。上行下效,领导的带头示范作用至关重要。习近平在福州就是“马上就办”的楷模。1992年春天,习近平从报纸上看到一篇《啊!鼓岭》的文章,讲述一对美国夫妇对中国鼓岭特别眷恋,渴望故地重游的故事。其中的主人公密尔顿·加德纳生前是美国加州大学教授,早年随父母到中国,曾在福州鼓岭度过10年。1911年,加德纳全家迁回美国。他始终保持着中国的饮食习惯,最大心愿就是能再回到少年时代的中国故园,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临终前,他仍不断念叨着“鼓岭,鼓岭”。加德纳夫人不知鼓岭究竟在哪里,为了实现丈夫的心愿,多次到中国寻访,无果而返。后来,一位海外学子帮助加德纳夫人弄清楚鼓岭就在中国福州。习近平看完报纸,马上指示有关部门与加德纳夫人联系,热情邀请她访问鼓岭。1992年8月,习近平和加德纳夫人相聚福州,初次见面,却犹如故友相逢。根据习近平安排,加德纳夫人来到鼓岭,“那天,鼓岭有9位年届九旬的加德纳儿时的玩伴,同加德纳夫人围坐在一起畅谈往事,令她欣喜不已。”习近平“马上就办”,使加德纳夫人了却丈夫生前刻骨铭心、魂牵梦绕的一桩心愿,在中美人民友谊史上写下了动人篇章。习近平访问美国期间,在一次演讲中专门讲述了这个故事,并表示“我相信,像这样感人至深的故事,在中美两国人民中间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中美两国人民的交流,厚植中美互利合作最坚实的民意基础。”这次演讲深深感动了广大听众,受到美国各界好评。习近平在福州的理论和实践、思想与作风、思考与行动,特别是“马上就办”的作风,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针对性,是根除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一剂良方,应该普遍推广,使“马上就办”成为广大干部的作风,成为党的执政理念的重要内容。
三是监督问责到位。在形式主义教化上,喊破嗓子,苦口婆心,说一百遍,不如拿刀子,来真格,问责纠正一例,杀一儆百,约束机制的作用功效是正向激励的十倍以上。在问责上,要敢于来真的,不留情面,不讲客观,真正把“实干兴邦、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培育成企业的有效文化,激励更多人力戒形式主义。
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wxyglypj
作者逆风飞扬为工商管理硕士,高级经济师,先后在A+H股上市公司任董秘、大型国企、民营企业集团高级经理。逆风飞扬为企业管理者、文学爱好者,总结提炼管理理念、思想和职场秘籍、经验,感悟管理之奥妙。以文字为伴,墨香为伍,用真情美文感悟七彩人生的绚丽多姿。简书账号:18062175逆风飞扬,有书账号:逆风飞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