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古乱世出英雄,就有这么一个人,于乱世,挺身而出,统一了六国。
史书上记载的秦始皇是个暴君,他暴政、穷奢极欲,一心想着长生不老。“朕为始皇帝 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嬴政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便称之为皇帝。从此,秦朝开始有了大权独揽,拥有至高无上权利的皇帝。也正是因为这个称呼,整个国家的治乱兴衰便只看皇帝一人了。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一个能统一六国的人能有多坏啊,他是一代明君。他曾收罗过许多别国的“客卿”,并不专重秦的思想,倒是十分尊崇各种思想。在统一的这个大环境下,仁义道德、无为而治都无法实现,唯独嬴政的“霸道”——“耕战”最终做到了。嬴政在位期间,推行“以法治国”,执政理念一直沿用法家那一套,在治理国家上鲜少恣意妄为。可是儒家提倡的是以德治天下,于是嬴政后来的改革在儒生眼中便成了逆天而行。都说嬴政焚书坑儒,可谁知道是那四百个江湖术士行骗在先,嬴政的此举实际上也是为了警醒汉武帝刘彻不要迷信方士。于是逆天而行、焚书坑儒的脏水就毫不留情的泼向了嬴政,一泼就是上千年啊!
人们说他是暴君,可是他在位三十七年却从未妄杀一位将军大臣。人人皆知荆轲刺秦王,荆轲在宴会上编了个理由,慢慢展开地图,图穷匕见。“左手把秦王之袖,右手持匕首揕之”。生命的最后,他用尽力气将匕首扔向秦王……然而,终究只差了那么一点点,仅仅,是几厘米甚至几毫米的距离。 身为天下第一剑客的荆轲,又与嬴政近身搏斗,可是毫无防备的秦王又怎会屡次挣脱呢?淬了毒的匕首又怎会让秦王毫发无伤呢?也许,在生命的最后关头,荆轲突然明白,即使刺杀嬴政成功,但又会引发新的战争,只有拥有雄才伟略的嬴政,才能让天下的百姓安居乐业吧!嬴政遇刺,他怒火万丈,可秦军攻占燕国却从未屠城。淳于越在寿宴上诅咒嬴政的江山不能长久,但他却未被加害。这样的嬴政当真暴虐无常吗?
都说他苛政于虎,但他却允许犯人在农忙时放假四十天,制定了世界上最早保护人犯权利的法律。都说他穷奢极欲,修建阿房宫,可实际上,阿房宫从未建成。一个修建兵马俑而免去皇宫宫女妃子陪葬的帝王,能坏到哪去啊。一个宁愿被灭国也不让守长城和南越的军队回来的帝王,能坏到哪去啊。
一代文豪鲁迅先生认为嬴政非常冤枉:“秦始皇实在冤枉得很,他吃的亏是在二世而亡,一班闲帮子都替新主子去讲他的坏话了。不错,秦始皇烧过书,烧书是为了统一思想,且他没有烧掉农书和医书。”
秦始皇统一了东方六国,统一了文字、度量衡等,他的功大于过。某种程度上说,没有秦始皇就没有华夏。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笑付其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