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回忆起童年、少年生活,有一种虚幻感,甚至怀疑它们是否真实存在过。直到我意识到,童年与少年时代是农业社会模式下的生活,现在是工业时代、信息时代下的生活,这种时代的快速变革导致生活的翻天覆地变化,于是将我前20年与后10年的生活割裂开。
其中最强烈的差异,就是从前我们是生活在土地上,现在我们好似离开了土地。
从前大人们每日都是忙于田地、山地、菜地之间。田里种植水稻,一年中经过犁田、插秧、除虫、施肥、灌水等环节,就能等到一年一收、一年两收,田是农户的根本,一日三餐的白米饭全靠田里悉心照料的水稻。大人们还常在清晨或者傍晚到菜地里干活,每个季节在同一片菜地里种着不同的菜,除了施肥浇水除草,还要及时采摘成熟的瓜果蔬菜,很快它们就会成为饭桌上一盘盘下饭的菜肴。光靠田地、菜地,只能保证一家人的温饱问题,还得在山上种果树,收成之际每日将成熟的水果采摘下来,要么每日担到镇上、城里的街道、市场上零售,要么就等着水果采购商低价批量采购,通过山地才能增加家庭的收入,来维持一些必要的支出。
现在大部分人已进入到各行各业中工作,将一年绝大部分时间贡献到工作,用此获得的报酬生活,换取一切需要的生活物质,比如粮食、水果、蔬菜。脚下踩的也不再是土地,而是坚硬的水泥地。基本上大部分人的生产生活,已经和土地没有关系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