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俗说“大智若愚”

俗说“大智若愚”

作者: 司无伏 | 来源:发表于2018-01-26 00:44 被阅读0次

几年前旁听小学《愚公移山》公开课,老师问学生们:“你们知道为什么故事的主人公叫做“愚公”吗”?很快地一位学生抢答:“因为大智若愚”。

大智若愚就是愚公移山的故事主旨。

李宗吾说大智若愚是最高明的处世之道,可以避免和解决掉很多麻烦,也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

这就是清代学者郑板桥先生常说的“难得糊涂”。郑板桥以个性落拓不羁著称,心境非常豁达明朗,他私认为,以仁者爱人之心处事,必不肯事事与人过于认真,因而“难得糊涂”确实是郑板桥坦荡无私的真实写照,这并非一般人所理解的那种毫无原则稀里糊涂地做人。

糊涂难,难于人私心太重,自我一执,陡觉世界太小,眼前只有名利,不免斤斤计较。郑先生说:“聪明难,糊涂亦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得糊涂时且糊涂,是“大智若愚”的真谛。

老子大概是把糊涂处事艺术上升至理论高度的第一人。

他自称“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而作为老子哲学核心范畴的“道”,更是那种“视而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似糊涂又非糊涂、似聪明又非聪明的境界。

人依道而行,将会“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愚公移山的故事,就是我们理解智愚的范本。庄子说:“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疑惑也。”人只要知道自己的愚和惑,就不算是真愚真惑。是愚是惑,各人心里明白就足够。

三国时,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时,刘备佯装糊涂得以脱身。曹家和司马懿争权时,司马懿佯装病糊涂了反杀曹爽。故而后人常说:“惺惺常不足,蒙蒙作公卿。”

苏东坡聪明过人,却仕途坎坷,为官多年多次被贬,曾赋诗感叹:“人人都说聪明好,我被聪明误一生。但愿生而愚且蠢,无灾无难到公卿。”处事可以愚,但做人须清明,对此不可混淆区别。

如愚公移山,大智若愚者,行事如有天助,实则是有智如水,有仁如山,高山流水,事理顺达。

相关文章

  • 俗说“大智若愚”

    几年前旁听小学《愚公移山》公开课,老师问学生们:“你们知道为什么故事的主人公叫做“愚公”吗”?很快地一位学生抢答:...

  • “俗”的尽头不是“雅”

    因为“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象无形”、“大音希声”……所以,“大俗”即“大雅”吗?真的不见得。据我的观察,...

  • 说俗

    超凡脱俗尽显高, 落套入污有人瞧。 阳春白雪和者寡, 下里巴人赏如潮。 相声都夸姑娘美, 书里仙子分外娇。 听得花...

  • 俗说

    梦和爱,听起来感觉像似梦中期待的爱,殊不知只是两种感知和表达。我爱上了一个不适合自己的人,刚开始每天很期待最基本的...

  • 说“俗”

    俗,俗气,乃至俗不可耐,基本上是生活的常态,你我逃脱不掉。若想化“腐朽为神奇”,超凡脱俗非常不易,非凡夫俗子能想到...

  • 越是“大智若愚”的人,越有这4个表现,遇到要结交,大有益处

    苏轼说: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老子说: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毫无疑问,在我国的传统观念里,“大智若愚”是一种崇高的...

  • 俗与雅

    大爱无言,大音希声,大巧若拙,大智若愚。。。雅与俗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很多貌似粗俗的话,只要你以纯净的心来看来理解...

  • 俗说麻将

    俗说麻将 本是护粮牌的麻雀牌,在历朝历代的演绎庇护下,渐渐成了一种最受欢迎的博弈游戏。 上至官家阔...

  • 俗说心态

    生活,是赤橙黄绿青蓝紫七彩的;是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的;是我们每天需要面对的。相信有个良好的心态面对,快乐和福报它就...

  • 俗话俗说

    萨哈泼/文 今天周四了,明天周五了,再就周末了,日子一天天的过,总觉得还有时间,又总觉得时间不够。 工作,没状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俗说“大智若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cxi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