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醉酒的感觉,尽管我已经多年未醉过,我觉得一个心思清明的人不会毫无缘由的买醉。不是有些烦愁让人清醒时无法面对只得买醉,就是像我父亲那样聚众喝酒时架不住人家劝,觉得不喝对不住人家的盛情邀约,酒壮人胆,越喝越勇,战到不能自己独立行走。
我们家族有一支庞大的喝酒队伍,父亲哥几个都擅饮,我这辈儿的兄弟姐妹也没有不胜酒力的,如果我说自己不会喝酒,就像是对长辈的不尊重与藐视,尽管擅饮算不得一种技能,更不能算是好事,但我觉得应该承认家族里血液一般的继承,于是,我从一杯就晕,慢慢的变得也可以喝几杯了,至今的最好记录是两瓶,也并不想打破,核实了有饮酒的基因就已足够。并且,那两瓶的记录实在是烦愁下的产物,不提也罢更不想回首,有句诗说得好,举杯浇愁愁更愁。杯中酒更引愁人泪,何苦呢。但我也并不觉得那时的烦愁有什么不好,就如同少年维特一般,青年人面对社会面对感情总有着困惑,过了那个困惑的年纪,自然如老手一般混在其中,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的往下生活。所以,现在我已过了饮酒浇愁的年纪,亦不会聚众的豪饮,因我是个节制的女人。
我觉得我的人生如同教科书一样标准,总结起来就是在合适的年龄做合适的事情。上学时努力学习,大学前坚决不早恋,大学后适时的谈场恋爱,工作后适时的有些烦恼,学会喝酒,偶尔疯狂,来几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及至年近三十,结婚生子,虽算不上贤妻良母,始终在家庭里担负自己该有的角色。这人生如此板正,如果没有一两次喝醉酒的经历,简直要无聊死了。
我二伯父醉酒,呕吐物醉死了伯父家哥哥最喜欢的一只狗,我父亲醉酒,醉得昏睡了一天一夜。我大伯父,虽然没什么醉饮的丑闻,但大伯父家的五个女儿都是饮酒界的女中豪杰,逢年过节,五个姐姐相约回家提上好酒好菜,做一桌子然后痛饮。姐夫们酒量都不行,只得前后左右的打个下手,叽叽喳喳喝个痛快后支起麻将桌开始了噼里啪啦的爱好。就像每次我回家同大伙吃饭时,我大伯父跟我说的,家庭什么最重要,和谐美满最重要。他是那么说的,也是那么做的,所以看到五个女儿和五个女婿加上女儿的孩子们,大伯父非常的知足。这也是属于东北人的美丽生活。而我,坐在大伯父身旁听他讲话时的感受却是,我终于长大到有资格和父辈们坐在一起喝酒了,在孩子时期时,那简直是无上的荣誉,原来这荣誉随着时光的流逝唾手可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