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和消毒液这类物品原本离日常很远的物件,突然间变成了生活必需品。一场新冠肺炎疫情让全民“被迫”戴上了口罩,大家的卫生与防范意识大大提高。没戴口罩出门,就如同在大街上赤裸狂奔,而我作为土生土长的武汉人,身处疫情最严峻的地区,口罩就如同附身符、没戴口罩或是卸下口罩,都会接受到众人目光的审判。
2015年,我在台湾生活了半年,发现大部分民众都有戴口罩的习惯。
今天,就来聊一聊台湾口罩的那些事儿。
时间拉回到5年前……
清晨,捷运(地铁)里穿戴齐整的上班族们开启了新一天的早高峰,人群里你却总能发现些戴口罩的身影。

台湾人为什么喜欢戴口罩?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分享了机车的小故事札 | 想念台湾的第1777天 | 你很机车耶
细想来,骑机车的人们多半是戴着口罩的;若你听到有人咳嗽,TA也多半是戴口罩的。台湾同学告诉我,除了骑机车、感冒咳嗽会戴口罩,早起没化妆,口罩还有挡脸一秒变正妹的特效。
口罩的功能不仅体现在“时尚”,更体现在“健康”和“尊重”。
大家囤积口罩和日常使用的习惯,其实源自2003年非典。非典让口罩成为生活必需品,民众争相囤积口罩渡难关。这些让台湾人对医用、纱布、活性炭等口罩的认知度和依赖度也显著提升。
截至5月13日24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台湾地区440例(出院375例,死亡7例)。台湾为什么防控做的如此好?有文章表示:在疫情爆发以来,除了用入境围堵与隔离的传统方式挡疫,靠的完全是口罩。民进党当局对内以“口罩国家队”沾沾自喜,还搞起“口罩外交”。事实上,就防疫技术等级看,口罩是最低阶的。

口罩联谊、口罩观光工厂、各式口罩伴手礼口罩……在台湾,“口罩”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口罩虽小,但背后体现的意识与习惯却可能需要一代人、两代人去培育。
从台湾回武汉后,我偶然也会戴口罩,有时只是为了遮一遮脸上的痘痘。(虽然这种方式并不利于痘痘的恢复)
我还因上班戴口罩被领导询问过,成为人群中最“独特”的一个。为了不化妆、为了美观,我偶尔还是会去药店买些口罩以备“遮痘”之需。
2003年的非典,那会儿读小学的我,只记得大家也戴口罩,街上好像白茫茫的一片。2020年的新冠,已经工作的我,去过发热门诊的我(检测正常)在疫情风暴中心的武汉更切身体会了其中的恐怖与艰难。
一场猝不及防的“封城”让曾经的“滞销品”变得一罩难求。之前买的几包口罩竟成了时下“香饽饽”,很庆幸它们让我规避了去药店抢购的风险。

在武汉,从戴口罩被人多看两眼,到如今不戴口罩被人多看两眼,简直是魔幻般的改变,好习惯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大家便不得不拥有好习惯了。
未来,戴口罩定会成为中国民众的新风尚。我也期待更多兼具健康与时尚的口罩/文创产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让生活变的更高级、更从容。
愿生活缤纷自由,愿心灵有处栖息。
第07篇文章,我完成了!谢谢你的陪伴。
要带好口罩,“罩”顾好自己哦(๑•ᴗ•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