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
向雄读《论语》之八:诚信与利益

向雄读《论语》之八:诚信与利益

作者: 刘向雄_ | 来源:发表于2016-03-17 11:55 被阅读96次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敬事而信”、“谨而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民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论语》中关于“信”的表述比比皆是,反过来说,正因为当时社会上缺乏诚信,所以孔子及其弟子才会不厌其烦地谆谆教导人们诚信。

那么现在呢?有过之而无不及。毒米、毒青菜、毒酱油、毒火腿、毒牛奶、毒饮料;缺斤短两、以劣代优、猪肉注水、假药假货;考试作弊、抄袭论文、枪手替考、拖欠学费、欠贷不还、随意违约、朋友借钱不还……

老一辈都怀念改革开放前的年代,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人人信念笃定、精神焕发建设地国家,比贡献不比索取,比奖状的厚度不比收入的高度。这图景,无疑是大同社会。

可改革开放后,这图景就截然相反了,各种已沉淀的现象层出不穷,人们不再单纯,投机取巧、尔虞我诈、官商勾结、人不互信。

孔子说,对于一个贫穷的国家,要先使它富裕;而富裕之后,则要施行教化(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现在的社会状况,正处在孔子所说“既富矣”的阶段,所缺乏的是教化。这些年国家在提倡国学,社会对国学的认可也慢慢升温,私塾、学堂、读经在各个城市悄然兴起,这是很好、很扎实的一步,从小就接触修身养性的国学经典,长大了不一定成为圣贤,但却很少成为小人。

教化的力量不是决定性的,不会因为教化而使一个国家瞬间变得具有诚信,变得人人都有君子之风,更重要的还是在国家意识层面,如何将利益的攫取和攀比转化为合理地获得利益和支配利益,这是很长很长的路。

相关文章

  • 向雄读《论语》之八:诚信与利益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敬事而信”、“谨而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民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

  • 《论语》晨读心得

    鲵影萍踪收集整理 (2018年10月17日) 来源:刘向雄《论语译注》 向雄读《论语》之修养 (2017-01-1...

  • 向雄读《论语》之:《论语》怎么读

    “专家们”看《论语》都往高处拔,总结个一二三四点,归纳个五六七八条,要么就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来吸引眼球,...

  • 向雄读《论语》之:形象

    酷暑已至,穿个短袖,坐在电风扇前,仍是酷热难耐,索性光个膀子,这才感受到习习凉风。这不雅形象,无人看见,倒也不...

  • 向雄读《论语》之:毁誉

    “谁人背后不说人”。 人生于世,免不了毁谤与赞誉,甚至,毁誉成了为人与做事的动力和压力。“闻誉则喜,闻毁则...

  • 向雄读《论语》之:读书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学而不思,迷惘无...

  • 向雄读《论语》之:无欲则刚

    林则徐有一幅著名的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上联谆谆告诫自己,要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

  • 向雄读《论语》之:修养

    修养,不是等到有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才能体现,反而,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情更能反映内在的品德。对此,子游就表达得很...

  • 向雄读《论语》之:见利思义

    孔子周游列国,也获得了一些国君的礼遇,不用去追求富贵就能得到,如齐景公给孔子的待遇就是“季孟之间”,孟孙、叔孙...

  • 向雄读《论语》之:德治

    古代君王集权力于一身,一言一行均可对国家产生巨大的影响,因而在儒家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无不把注意力放在君王身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向雄读《论语》之八:诚信与利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dlc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