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不压正》定档了,7.13就可以看到了。这个夏天,注定躁动。
定档之前,仅凭短短15秒预告片,引发全民高潮。
这样的导演中国只此一人了吧。
最近,他做客《十三邀》,在仅公布的片花里,许知远问他,如何看待外界对你的评论:反叛。
他很困惑:你们对我是有多大的误解啊?!他很平淡地说:你只能表达自己,每个人都在表达自己。
人生,本来就是建立在误读上的——这句话从姜文嘴里说出来,真是充满深意。
新作《邪不压正》,改编自张北海的小说《侠隐》,张北海是张艾嘉的叔叔,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优雅嬉皮。
侠客、北平、嬉皮,太是姜文的调调了。这个影视版权高晓松也动心过,姜文抢先一步。最终高晓松在微博说“他拍肯定比我拍好看多了”。(容我说句得罪人的内心回复:那是必须的呀!!!)
看剧照,寥寥几笔,一如既往火气特旺,而且这火还是属于炼日化月的三昧真火。
没错,是直男姜文。他不讨好,不谄媚,常常冒犯大众,但为什么——
他依然赢得那么多关注和尊重?
知识分子界几乎没有不喜欢他的人,他凭什么那么牛?!
姜文出生于军人之家,成长于北京军队大院,他是家中老大,有个弟弟姜武,妹妹姜欢。
其实最开始姜文叫姜小军(对,和《阳光灿烂的日子》马小军同名),弟弟姜武叫姜小兵。
10岁前,他生活在唐山姥姥家里,后来老爸退役,一家人旅居过好几个城市,直到10岁那年全家才迁到北京定居。
可以说,这段漂泊生活保证了他一定的视野度,还奠定了他外放的性格。
小时候的姜文特别调皮捣蛋,放在现在,妥妥的熊孩子一枚,特喜欢搞些恶作剧,根本和名字中的文字搭不上边,常趴在墙头乱扔茄子、土豆砸人、砸东西,一会冒充人家爸爸,一会儿又冒充老师,搅得别人不得安宁,让周围的人气不打一处来。
他还老帮弟弟姜武揍人。
说来有趣,姜武的虽然名字中带着武字,但小时候性格乖巧,懂事又听话,跟哥哥姜文简直是两个极端。
姜文做“坏事儿”有个风格,从不藏着掖着,非常坦荡,他妈妈曾说:姜文小时候很‘直’,干什么全在面上摆着。
台湾著名影评家焦雄屏采访姜文——
Q:中国这么多导演,哪个优秀
A:现在没有,以后会有。
Q:谁呀。
A:我!
那时候,姜文28岁,还没拍过一部电影。
其他怼记者的语录太多,就不摘要了。总之,狂,真,在提倡含蓄和谦虚的中国语境,他代表着某种人们内心的回避和渴望。
姜文到了今日,依然怼天怼地。但这是大家喜欢他的第一点:足够真。这种真,几乎是整个现代人的一种缺失,在提倡佛系面对生活磨难的今天,这种真简直是对命运展现出的强权。
姜文的狂,有资本。
都知道,姜文拍戏的起点很高。
1986年,毕业后两年,便和当时第三代导演的旗帜人物谢晋,以及当时中国最红的女演员刘晓庆合作,担当男主角出演《芙蓉镇》。
次年,又被邀请和张艺谋、巩俐合作,出演《红高粱》,而这部片子则一举拿下柏林金熊奖,震撼了世界,也让导演、主演享誉国际。
后来,他转战电视剧,主演了《北京人在纽约》。
这个主要讲述移民、中美两国文化差异的故事,曾在国内掀起收视热潮,受到观众的热烈追捧,作为演员的姜文,不仅在国际上有一定分量,同时在国内也几乎达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
可实际上,从某个程度上讲,他也是属于命运多舛,但厚积薄发型的人——只不过没朱利安·摩尔和摩根·弗里曼积得那么厚。
朱利安·摩尔:首位获得欧洲三大电影节(戛纳、威尼斯、柏林)和奥斯卡金像奖影后大满贯的女演员
北电考了三年,才险上;
为了学费,19岁时,他还在一个机械厂做体力活,“每天像毛驴一样重复着围磨般的工作,那时候人生最大的纠结就是吃炒饭省钱还是吃炒面省钱。”
这些曲折,都融在他参演的第一部影片《末代皇后》中,成功塑造了一个可憎可悲、可怜可叹的溥仪。
为了呈现出活灵活现的溥仪,他没少下功夫,找来大量溥仪的人物资料作为参考是基本,他还去拜访了溥仪的弟弟溥杰,了解溥仪不为人知的生平,拍戏入戏深到连晚上躺在床上,都要跟弟弟聊溥仪。
这些执着,在演员这条路上摸爬滚打八年,转型做导演后,变得更加锋芒毕露。
30岁的姜文首执导筒,拍出处女座《阳光灿烂的日子》,一经问世,技惊四座。
独揽5000万(1995年上映),这个记录整整十年都没有人被打破;姜文提名第51届威尼斯金狮奖,更让主演夏雨摘得威尼斯影帝,造就了史上最年轻的威尼斯电影节影帝。
20多年前,便凭借《阳光灿烂的日子》口碑票房双丰收。
媒体盛赞这部影片充满青春荷尔蒙的电影 “是第一次突破电影叫好不叫座的魔咒的电影”。
《时代周刊》将其评为:九五年度全世界十大最佳电影。
电影鬼才昆汀因为对《阳光》过于喜爱,还专程到中国,想看看姜文到底装着几把刷子。
第二部便是那部禁片,《鬼子来了》。
暗含着浓重的黑色幽默,离奇却又正常的叙事,获得第5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被法国观点周刊认为“风格更接近费里尼和库斯图里卡,进一步确认了姜文的独特风格。”
2010年的《让子弹飞》无疑是他最受人关注的一次尝试,这也是姜文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商业大片。
这部片子的拍摄初衷,其实有些赌气的成分,就是让那些对类型片嗤之以鼻的人看看,叫座和叫好两者之间并不冲突。
事实证明,他有足够底气说出那句“站着我也要把钱给挣了”。
冯小刚曾经很感叹:姜文最好别拍商业片,只要一拍我就完了。
著名影评人梅雪风曾如此评价过姜文:他是精致刁钻的炸药桶。
言下之意便是,他总能轻而易举地挑逗观众情绪、撩拨观众心弦。
作家王朔曾说:中国需要这么个人。有他在,我们才好说,本大国电影也不都是行活儿(行活儿在这里的意思,偏向沽名钓誉之辈)。
姜文属于很低产的作者,某个意义,他用很笨的方式做事,好像时代飞速发展与他无关。看看与他同辈的导演——
陈凯歌继《霸王别姬》后几乎昙花一现,新作《妖猫传》口碑落寞;
张艺谋现在更加像一个国家符号,除了《三枪拍案惊奇》这样尴尬的商业片,被记住的大概是印象*景区系列;
顾长卫的新片《认识你真好》,豆瓣给了5分……
这是人们喜欢姜文的第二点:因为姜文真的有才华啊!而且非常稳定,他对电影有敬畏,不会拿它赚快钱,他对影像的理解,比同代人高出太多维度。
姜文是少有的自始至终,都对电影抱着极大的热忱和敬畏感的电影人。
曾经拍《阳光灿烂的日子》时,他曾将小演员们专门拎到一个他特意打造的六、七十年代的环境中,密封起来,直到那群小演员完全相信自己是那个时代的人,才算完事。
拍摄《太阳照常升起》时,仅仅道具上面,他不论是绣花鞋,还是铁轨上的火车,或者飘起来的衣服都亲自设计,几分钟的镜头,他甚至能精益求精到拍三个多小时的素材。
他曾自我评价是个“疯子”:这群疯子只有在看样片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在干着一件有意义的事,这事叫电影。
但当他毫无人情,只有电影,彻底以一个标准对待世界,当然会因为耿直,不受同行或者合作者欢迎。
姜文不好合作在圈内出名,坊间一直有传闻说,陆川在拍《寻枪》时,姜文一直独断专行地在他耳边逼逼叨个没完,作为演员的姜文,实际上让陆川成为了副导演。
姜文还找过久石让给《太阳》配乐,只不过给的样片里,姜文自己加上了莫扎特等名家的经典乐,他在邮件里说:我想要跟这些音乐差不多意思的新作品,麻烦您配合情节和镜头认真体会。(大概意思)
结果让这位大师为之气结:你知道吗?他把莫扎特的音乐贴在上面!这音乐是莫扎特的,我怎么能做出比莫扎特更好的音乐啊?!你让导演直接把莫扎特的音乐贴上去就行啦,还来找我干嘛?
嗯,就这样得罪了久石让。
但这就是姜文的赤子之心,如果没有这样的专注和深沉,姜文的电影还有那么值得期待吗?
除了电影,姜文好像没活在现代社会。不用微博,微信,不演流量大片,不拍广告,他几乎与世隔绝。
姜文赢得大众口碑和期待的第三点:他从不过度曝光自己,从不往死里消费自己的受众,说白了,姜文没有那么大的物质欲望,自恋和虚荣心。
人生是有得有失的过程,但有的聪明人,什么都不想失去。相比之下,姜文简直大智若愚。
姜文在电影圈的口碑,就跟周星驰一样,争议颇多。但与周星驰不同的是,在对待女人和家人这个层面,他是个爷们。
年轻时候,他和刘晓庆的恋爱关系惹人争议。
1986年,因共同拍摄《芙蓉镇》,两人结缘,然而一方是刚刚踏上起点,初出茅庐的23岁新人,一方却是正当红的,声名在外的女演员,且年龄差距足足8岁。
刘晓庆在那个时代几乎意味着“反动、争议、道德败坏”,但姜文就是坦然承认和面对了。
2002年,十几年过去,前女友刘晓庆涉嫌偷税漏税入狱。本来,他没有义务也没有责任,甚至在某些人看来都可以幸灾乐祸了,可他却为刘晓庆请来四位知名律师,他说:我不帮她,谁帮她。
跟刘晓庆和平分手后一年,姜文在北京的一次文艺界名流的聚会上,和法国前妻桑德琳·舍妮维斯相识,相恋两年,两人在法国注册结婚,并诞下姜文大女儿姜一郎。
最终因为聚少离多分开,但他对前妻桑德琳也仁至义尽,离婚后,桑德琳经常无端头痛,他就动用人脉,四处找医生找偏方。
姜文和周韵是在他离婚的当年年底便注册结婚,称得上闪婚。
判断女人是否喜欢男人有个很简单的方法,只需要看她看着对方时,眼中是否闪着小星星就可以了
和周韵结婚后,两人生下两个儿子,可因为被长辈过分宠溺,姜文十分不满。
拍完《让子弹飞》后,他专门花了一年时间,带着俩孩子到了新疆阿克苏城郊,一起住在特别简陋的房子里吃苦头。
头几天,俩儿子只喝了一口羊奶就吐了,他们受不了,然而姜文熟视无睹。
带俩儿子出去走路,随便走、四处走,一走就是几个小时,之前都是坐车出行,哪走过那么多路,俩孩子叫苦不迭,但他不管。
而其结果便是,孩子的身体一天比一天结实,个性也越发坚韧。
这样的教育方式也许有争议,但至少有一点:姜文是绝对负责,能承担责任的父亲。
很少在媒体面前露面的姜文最近因为电影宣传被拍到,跟周韵和两个孩子还是低调融洽的样子。
想想前段时间,高晓松和林海为了“65后找95后”,明里暗里死掐,呼之欲出的油腻,以及老之将至的恐慌。
在太阳升起的地方,有尊严地老去的姜文,真的层次高太多。
姜文的标签实在太多,爷们儿、直男、锋芒毕露、张扬、铁血、专制,所有中心点,都绕不过一个狂字。
但不可否认的是,他是个真实的人,某个意义,还是个挺纯粹的人。
在小奶狗、小鲜肉、偶像训练生、流量精致小生横行的时代,这种直直的荷尔蒙感,老派的对感情的态度,对事业专注到匠心、天赋惊人而不自恋的男人,这种old school,让人怀念。
姜文凭什么那么牛?!
用一句《复仇者联盟:无限战役》的台词——
“不不不,你这样的是哥们,他这样的,是爷们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