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特别关注学生课堂反应。
对于那些课堂上双目没有光的孩子,课后我会找机会聊几句。
交流情境一:
我值日的楼梯口,是学生早晨必经之地,于是,我可以守株待兔。这不,来了一位,下面是谈话:
“某某同学,我观察到你上课不举手回答问题呢。”
“老师,我不想举手。”
“为什么,我感觉你地理成绩挺好的,应该会回答呀。”
“老师,从小学开始我就不举手了。”
“为什么?能告诉我理由么?”
“我发现我举手老师不叫我,我不举手老师也不叫我。我就干脆不举手了。”
“是么?真遗憾。可是地理课上老师喜欢听到你的发言,也希望你能到讲台前展示,可以给老师提问你的机会么?那么多同学举手,老师也想看到你举手呢。你不举手,老师会误认为是你不会呀!”
“好的,老师。”
学生整理了一下他的大书包,沿着走廊汇入了队伍,下节课我会继续观察他,希望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不再自掩光芒,而是尽情绽放。
交流情境二:
课代表带着大家读题纲上的知识,我巡回观察大家状态。某学生乖乖坐着,低着头,一声不吭。我弯下腰,伸出手指,点着他的题纲:“你为什么不读出声音呢?”
“老师,我不认识字。”
这是一位新初一的学生,他的回答让我几乎跳起来。
“啊?”随后,我很快镇定下来。
“哪几个字不认识呢?我可以告诉你。”
地理课上,学生遇到个别不认识的字是正常的,我一般会在黑板上标注给大家看,也会用拆字法,形与声结合,帮助学生记忆。如果某个字我没有关注到,听到有学生小声交流时,我也会及时集体讲解。
这位学生小学没有打好语文基础,不会的字就多了些,并且因为各科成绩差,坐在教室最后一排,没有同桌,有问题,也无人交流。时间长了,他也就自我放弃了,其他科老师说,他上课蔫蔫的没精神,却原来基础这么差,字也不认得。
我给了他几个建议,包括下课问同学,回家查字典,上课问老师,及时做记号,反复写几遍等,尤其是心态上,鼓励他一定要加油,现在追赶还来得及,每天比自己进步一点点,相信他能学好!
现在这位学生每节课都举手,头昂得高高的,地理课很投入。我喜欢。
当然,还有很多学生被我约谈了,他们的回答各种各样,有“我不爱写作业”的,有“我同位不理我,问她不告诉”的,不一而足。
学生的回答总会颠覆我的想象,而我,也在各种回答中看见了真实的学生世界。
此生,享受教学,也希望我的学生在地理课上享受学习。
初二地理会考,升到初三初四的学生里,很多见到我会很亲切,还有的会兴奋的跳一下,然后遗憾地说,地理课怎么才两年呢?
其实,地理学几年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从地理课堂上真正获益了没有。这,才是我关心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