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我的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比别人短”“为什么孩子学习的时候,总是磨磨蹭蹭,需要很长的准备时间”……这些孩子,其实都有可能是动力满满、爱学习的人,只不过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却有着很大的差距。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认识事物、理解事物和处理信息的模式,所以我们需要根据他们的特点因材施教,而不是一味地模仿学霸的学习方法,而学习风格,就是我们在因材施教中需要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学习风格指的就是符合个人特点的,能够使个人达到最佳学习状态的方法。
学习风格的类型:
1.视觉学习者。
视觉学习者喜欢通过观察来学习。图表、插图、讲义和视频之类的内容都是对他们最有价值的学习工具。他们的缺点是,接受听觉指导的能力差,如果没有图片、视频材料,他们会感觉无所适从。如果孩子是视觉学习者,视频学习APP、图画书、彩页科普画、图解类丛书和杂志会是他们喜欢的学习材料。
2.听觉学习者。
听觉学习者可以通过听取信息进行高效学习。他们倾向于从讲座、音频当中获益,并且善于记住老师所讲的内容。他们的缺点是看文字材料较慢,进行阅读理解时处于劣势。如果他们是听觉学习者,家长最好能够经常和他们一起朗读相关的学习内容,并且把要记住的内容通过音频或者自己录音放给孩子听,还可以把学习的内容编成歌谣,就像ABCD歌以及日语50音歌谣一样。
3.阅读和写作学习者。
阅读和写作学习者更喜欢通过书写、笔记等文本形式来显示信息。他们的学习习惯基于文字材料,做什么都喜欢先看看书。阅读和写作学习者,在我们现行的考试制度下是有优势的。他们上课喜欢做笔记,教材读起来也算轻松。越是缺乏多媒体教学条件的地区,这样的孩子越能发挥自己的独特优点。基本上给他们提供感兴趣的书本,他们就满足了。他们更倾向于在草稿纸上演示得出结论。
4.动觉学习者。
动觉学习者习惯通过触摸和操作来学习,对他们来说,动手操作的经验很重要。他们的弱点可能是视觉、听觉的信息渠道较弱。动觉学习风格的孩子,他们要理解一个概念,最好的方式就是去亲身体验,用身体去感知。比如在学习重量感念的时候,有一个经典的问题: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到底哪个重?动觉型的孩子就会特别想要亲自动手做实验,看看到底谁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