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不器”与教育

作者: 沐芝阳 | 来源:发表于2018-12-20 23:08 被阅读419次

《论语·为政》:子曰:“君子不器”。

君子是心怀仁心善念,有理想、有期许,积极进取、乐于助人、时时反省者。简单的说,就是有理想,同时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努力。但在当下,太多的人讲究及时行乐,君子可能会被当成傻子。所以当下的君子更要比一般人聪明些、努力些、通达些。“君子不器”就尤显重要了。

君子不器

孔子在《易传》里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意思是,道是无形的,器是有形的。器即器物,所有有形的物质都是器,不单指器皿;而道,是所有器物所存在、运动、发展的总规律,是无形的。但是,道器不离,无形的规律的道,恰好就存在于有形的器物之中。

“器”是工具,“道”是目的。我们的教育,都得通过有形的“器”来实施。教材、练习册,备课本都是“器”。练习、考试、分数都有形,都是“器”。但我们往往把分数、练习等“器”当成目的。分数背后的品质,习惯,精神等“道”被忽视了。

今天下午许老师借我班试课,因他不清楚学生情况。第一个问题就点了“郭同学”回答。郭同学是班上最差的,我上午请他读一段文字,四十多个字里面就读错了五个字。我一般不会主动点他,除非他顽固的举手。许老师主动点郭同学,郭同学特别兴奋,整堂课积极举手,获得了九次回答问题的机会。尽管每次答案都不怎么准,但无形的渴望成长的兴奋感被点燃。这就达到了“道”的目的,“道”的兴奋感又促进了“器”的完善,最后一次说导游词还不错。

君子不会成为他人的工具

器者,形也。有形即有度,有度必满盈。故君子之思不器,君子之行不器,君子之量不器。君子应心怀天下,不像器具那样,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很多老师受体制影响,往往只囿于一技之长。一技之长又往往只囿一校之间,一班之间。与本校有关,本班有关,本职称有关,则兢兢业业,其他就一概不闻不问。人生就只成了一个教书的工具,甚至只为本班学生服务的工具。生活中不会用支付宝、滴滴打车,教学中不会用电教设备,知识上不懂文史哲的老师大有人在。经常在一些培训会上看到少数老师学习不守纪律,自助餐不讲秩序。“器”都不愿意做一个“良器”。

君子不器。君子不会成为他人的工具。成为他人工具的人不是君子。君子不会被当枪使。被人当枪使的人不是君子。曾经有一段时间,出于本真善良的个性,我对所有人的要求都有求必应,自己就常常陷于困惑之中。

例如某次接受单位的一个任务,外出宣传,领导承诺我们宣传单上的都是已经实现或即将实现的。我们卖命宣传,寒风刺骨中,凌晨五点出发,车子没有空调,车内人呼出的气还使前挡玻璃蒙上一层雾,我们不得不打开车窗,凄风冷雨中,我们不觉得苦。但后来知道宣传内容是假的,一种被当枪使的感觉是非常苦的。

又如我喜欢与人交流教育的问题,也非常乐于帮助一些年轻老师成长。但经常微信或QQ发送一些资料或想法给老师,却得不到回应。原来我并不是很重要,只是偶尔被需要。只是需要的时候才被想起,我们并不是对等的朋友或同事关系。为了避免当“学习工具”使用,减少盲目等待的焦虑次数。我不再与此类老师交流。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

老子在《道德经中》有说到:“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朴”是指保留原始气息、纯朴自然的木料。“朴散”,是指纯真之道分离变异。不守纯真之道,则容易成为一个工具。朴的原始性是最为重要的。失去了原始的纯真,就失去了应用道的基础。有一位年轻老师,看似纯真好学,前途无量。但后来我发现他的人际关系太复杂。很难聚拢自己的灵气学点东西。很为他可惜。有道的人、圣人是最理解“朴”的作用的,如果在世间应用起来,乃至可以成为百官之长,也就成为王者。有智慧的人,行世间法,是不会舍弃“朴”这个原材料的

我们做教育,也要珍惜“朴”这个原始材料。现在的功利教育把学生的“朴”毁得差不多了,所以德育工作很难做。比如学校很多迎检工作,不得不弄些假课表,假班级。本来这些材料仅限于老师层面知道就行,但为了检查的需要,很多的假直接要学生来参与,这就破坏“朴”了。在一次迎接国检之后,有位家长跟我说,孩子在家发牢骚:“天天教育我们守诚信,学校带头骗人,没有开展的活动,也要我们说开展了”。有些老师为了升学的需要,反复给学生洗脑:“你不考上大学就没出息”。这本身就是一句大慌话。洗脑多了,“朴”就破坏了。学生长大后,就只能成为“器”了。道法自然,人的天性、本性才是“朴”,才是“道”。我们只有回归人的本性、呵护孩子的天真、天性。才有可能培育“官长”,培育“人才”。

"君子不器"。老师当有君子的胸怀,不囿于“器”有"志"于"道",只有悟“道”,特别是修到天道与本心合一,才有信仰,才有驾驭各种复杂事件的能力,才能有担当,有责任,有远方。

“朴不散”,保持纯真,“守朴用朴”有自由之思想,有自由之主张,做有大智慧的人。“守朴用朴”做真正的教育,做身心灵成长的教育!

相关文章

  • “君子不器”与教育

    《论语·为政》:子曰:“君子不器”。 君子是心怀仁心善念,有理想、有期许,积极进取、乐于助人、时时反省者。简单的说...

  • 君子不器

    何为君子不器?君子博学多才,可以胜任各种工作,即为不器。 其实,想要做到“君子不器”绝非易事。首先,君子不好当...

  • 君子不器

    子曰“君子不器”,在教育方面就是不仅培养孩子的技能(器),更重要的是核心素养的养成。 通识教育啦,素质教育啦,都是...

  • 君子不器

    子曰:君子不器。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不器,器是器物...

  • 子曰:“君子不器”,为何君子不器?

    子曰:“君子不器”,为何君子不器? 因为《论语·为政》中提到的这句话是一句相对独立的话,并无前因后果: 子曰:君子...

  • 跟读论语(26)

    子曰:“君子不器。” 夫子说,君子不应该像一个器皿 君子不器,君子不器!君子从来都不是求一己之安,而是要践行儒家的...

  • 君子不器

    《论语》为政篇中有这么一句话: 子曰:君子不器 孔子说:君子不器。难道是君子不成器吗? 不对。 什么叫君子不器? ...

  • 为政第二12

    ——子曰:“君子不器。” 不器。完全的人。

  • 君子不器

    最近发现了个不错的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是个十几年前的电视剧,围绕一个政策展开的权谋争斗。之前好多历史书和...

  • 君子不器

    《论语·为政》中,子曰:“君子不器。”君子应博学多才,海纳百川,通观全局,心怀天下,而不应居于一隅,墨守成规。因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君子不器”与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gcp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