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这样为老不尊的新闻,隔三茬五就会被报道出来。以致于大家发起了提问:“到底是老人变坏了,还是坏人变老了”?
我们当然不能把坏和老人天然地联系起来。德高望重的长者不乏其人,但不断出现的老人作恶的现象也不可小视。
其背后的逻辑,我大致归结了几种:
一是坏人变老。
有些人年轻时,就养成种种恶习。这些恶习,并不会因为年龄见长,就立即烟消云散,改邪归正。
所以,当你看到老人随地吐痰,高声喧哗、攀折花木、不走人行横道、顺走公厕卫生纸,等等,千万不要骂:“现在的老人怎么这么坏?”。因为这些人的本性原本如此,只不过从当时的满头青丝变成了如今的白首皓然,而已。
二是倚老卖老。
把老当作一种特权,把弱当作一种资源,任性使用。
就比如为了方便老年人出行,公交车对老人实行优惠。有些老人本着不坐白不坐的心理,一站长的路也要坐公交。在早晚高峰期的时候,出来散步买菜的老人来跟年轻人挤占公交车。
还有前几日,洛阳广场舞大爷大妈把蓝球场地占为广场舞场地,并对一名表示不服气的篮球少年进行围殴。一言不合,便大打出手,这本来应该是老年人的劣势,但因为只要年轻人一出手,那么无论在道义上法律上还有经济上,立即就成为输家,所以年轻人只能束手待毙,此时老年人的弱反而成为一种制胜武器。
三是道德绑架。
尊重老人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它也常常被用来进行道德绑架,成为有些老年人不文明行为的借口。
在福州的公交上,一位老人因他身边的学生没给自己让座,就对这位女生破口大骂,缺德、畜生不如,态度极其恶劣。而女生忍无可忍地则回应道:来月经要写脸上吗?
四川达州八旬老人李某坐动车到成都看病,因为没买到全程座票,老人在南充站被所坐座位的主人“请”了起来,老人想挤着坐,也被拒绝。之后,一中年男子为老人让了座,老人女儿对未让座者说:“年轻人啊,应该多学学。”座位主人委屈回道:“坐自己位置错了吗?
把让座认为是理所应该,被让座者面无表情地接受他人馈赠,没有半句谢言;遇到无人让座时,主动索取,动辄打骂。好象已成为公交车老人的标配。
四是找补人生。
有的人老了会越活越豁达,越活越智慧。而有的人会突然觉得自已的人生好失败。来日无多,总想找补回来。
认为自已这一生太过软弱的,变的固执、暴戾。认为自已这一生太过老实的,变的油滑。认为自己对感情太过专一的,寻花问柳。
有报道说,一名姓罗的大妈,迷上了网络直播,对一位30岁左右的男主播“情有独钟”。通过虚拟礼物打赏,微信红包等方式,罗大妈花掉了将近30万的积蓄。
通过这种方式找补青春,或许解释了当今“小鲜肉”走红的原因?
五是认知降低。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项机能逐渐退化,随之带来学习能力降低,责任感下降,情感控制能力变弱,认知水平整体下降。
家住广州海珠区的黄秀兰婆婆退休前是浙江大学的一名心理学教授,退休后却迷上了买保健品,多年来,她花在保健品上的钱超过40万元。
贩卖保健品的套路并不高级,一般认为农村市场的老人更容易被忽悠。但能忽悠住大学教授,说明不是骗子的水平在提高,就是老人的智商在下降。
另外,有研究发现,很多疾病也会导致老年人性情大变,比如一些颅内肿瘤会影响老年人性格,一些精神科疾病如老年痴呆症、老年抑郁症等,都有可能让老年人“变坏”。这种严重的“变坏”也许是他病了,做子女的最好带老年人到医院进行检查。
六是法不责老。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出于对弱者的保护,我国法律对老年人犯罪有一定维护。
如“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违法行为人七十周岁以上,依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应当作出处罚决定,但不送拘留所执行”。
上海浦东机场,一位80岁老人向飞机发动机抛掷硬币祈求飞行平安,结果导致航班延误四小时以上。所幸发现及时,硬币全部找到,没有造成太严重的后果。事后,上海市公安局国际机场分局通报处理结果:考虑到邱某已经80岁了,且没有故意破坏的主观愿望,对其不予处理。
处理结果公布后,引起舆论一片哗然。一味地对老年人群体违法行为姑息迁就,不仅会纵容一些老人越变越坏,更会破坏整个社会对老人群体的尊重。
所以,“老人变坏”有多方面的原因。在社会逐步老龄化的过程中,既不能把老人妖魔化,又要积救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才是提出问题的意义所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