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之后出生的人,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加之西方思潮的涌入、城市化等原因,在客观上和主观上,逐渐走向了个人主义。
2020年的疫情,让人们终于暂停匆忙的脚步,审视身边的世界。健康与家人才是最值得珍视的。而国力提升带来的国人的自信,让传统文化回归得更快,而重视家庭和亲情本就是传统的核心。

另一方面,社会发展带来的内卷不可避免,而且是全球一体性的。典型的是邻居韩国。中国的典型是教育。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而好的就业、城市空间有限。最新的《十三邀·胡润》中,胡润说了一个现象:现在年轻企业家成功的速度越来越快(比如黄峥),但成功者越来越集中在名校毕业的人群之中。
事实确实如此。职场也存在这种鄙视链:全日制鄙视非全日制,本科鄙视专科,211、985鄙视双非等等。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家庭为什么要全力以赴地投入孩子教育的原因。
当教育越来越依赖资源投入(户口、学区房、培训班等)的时候,公平就流于形式了。普通家庭依然难以跨越阶层。

从就业来讲,25岁——35岁是跳槽的黄金期,如果35岁之后再找工作,将面临机会急剧缺失的境地。而35岁——65岁却还有漫长的30年工作时间。特别是50岁以后的人群,职场上所留职位几乎只剩“看大门”了。如果想有好的出路,一是创业——大部分是个体户,二是有知根知底的亲朋好友的介绍或工作需要。
遇到可信任、有能力的朋友机会是少的,而家族却是一个天然的可信任组织。传统的家族不仅有血缘纽带,更有空间的聚集相处,所以更加容易团结。而城市化之下,空间的阻隔带来许多变量。若没有儿时的相处,长大后的隔阂就多。不过,事物都有两面性。各城市、各行业的散落带来了资源的多样化。
所以,在内卷加大的外部环境压力之下,如果有一个长远、团结的组织,将成为抵抗风险很重要的机制。这方面,可以研究历史上的许多案例,比如汉朝的氏族、清朝的商帮、改革后的潮汕人等等。
一定意义上讲:你的圈子就是你的阶层。而家族是你的第一层圈子。在个体被阶层固化的时候,只有通过自组织才能获得突围的机会,甚至可以说是避免后退的机会。毕竟,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