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漫记(26)

作者: 辽东沈氏 | 来源:发表于2018-07-29 13:28 被阅读7次

我们离开了西安古城墙,去参观大雁塔。

旅行漫记(26)

民间人士道:“不到大雁塔,不算到西安。”

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大慈恩寺内。因坐落在慈恩寺西院内,大雁塔原称慈恩寺西院浮屠(浮屠即塔的意思)。是中国唐朝佛教建筑艺术杰作。

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层,后加盖至九层,再后层数和高度又有数次变更,最后固定为今天所看到的七层塔身,通高64.5米,底层边长25.5米。和宝鸡的法门寺因塔建寺相反,大雁塔是因寺建塔。

大雁塔是楼阁式砖塔,塔体呈方形锥体,由仿木结构形成开间,由下而上按比例递减。塔内有木梯可盘登而上。每层的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整个建筑气魄宏大,造型简洁稳重,比例协调适度,格调庄严古朴,是保存比较完好的楼阁式塔。在塔内可俯视西安城。

旅行漫记(26)

唐朝高僧玄奘于公元629年至645年间,在印度游学时,瞻仰了印度雁塔。回国后,在慈恩寺译经期间,为存放从印度带回的经书佛像,于公元652年,在慈恩寺西院,建造了一座仿印度雁塔形式的砖塔,这座塔就叫雁塔。名称延续至今未变。

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种古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随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华夏文化的典型物证,是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

大雁塔是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和著名古迹,是古城西安的象征。因此,西安市徽中央所绘制的便是这座著名古塔。

旅行漫记(26)

大雁塔是砖仿木结构的四方形楼阁式塔,由塔基、塔身、塔刹组成。底层南门洞两侧嵌置《大唐三藏圣教之序》碑与《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两碑建于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大唐三藏圣教之序》由右向左书写,置于西龛,《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由左向右书写,置于东龛。两碑分别由唐太宗李世民和皇太子李治(后来的唐高宗)撰文,时任中书令的唐代书法家褚遂良书写。两碑规格形式相同,碑头为蟠螭圆首,碑身两边线有明显收分,呈上窄下宽的梯形(此为唐碑典型形制),碑座为有线刻图案的方形碑座。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所长王亚荣表示,和法门寺宝塔下有地宫一样,西安大雁塔下可能也藏有千年地宫。由此推测玄奘自印度取经归来后,所带回的珍宝有可能藏于大雁塔下的地宫内。

据史料记载,唐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从印度取经归来后,带回大量佛舍利、上百部贝叶梵文真经及八尊金银佛像。为了供奉和珍藏带回的佛经、金银佛像、舍利等宝物,经朝廷批准,玄奘亲自主持建造了大雁塔。但直到现在,玄奘所带回的珍宝到底珍藏在哪里,却无人知晓。

西安大雁塔保管所所长解守涛介绍,2007年有关部门曾对大雁塔的内部结构进行探测,探地雷达曾经探测出大雁塔地下有空洞,这些空洞应该就是大雁塔的地宫。

旅行漫记(26)

距历史资料记载,大雁塔最初的建筑图样是模仿印度著名的、也是唯一的礼佛高塔——佛陀伽耶(大觉塔),共有5层,高60米。后来,唐高宗李治觉得这座印度式样的建筑与长安城的总体建筑风格比起来有些不协调,于是进行了改建,大雁塔被加高至9层。

长安年间(701年—704年),朝廷又对大雁塔进行了第三次修建,武则天打破了唐朝佛塔业已形成的阳性奇数层高的惯例,将大雁塔加高增至偶数10层。

五代后唐长兴二年(931年),后唐王朝对大雁塔进行了第四次改建,大雁塔再次被恢复到7层。后来西安地区发生了几次大地震,大雁塔的塔顶震落,塔身震裂。

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大雁塔第五次修葺,这是一次重大的维修加固工程。在维持了唐代塔体基本造型的基础上,外表完整地砌上了60厘米厚的包层。塔高64.5米,塔基底边长25米,占地2061平方米,这便是如今看到的大雁塔。

旅行漫记(26)

不知读者看完上述这些资料后有没有发现,这些数字里有两个数字不知是历史上的巧合,还是建塔时设计者有意而为之。一个是唐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从印度取经归来的时间;一个是大雁塔的塔高64.5米,只差一个小数点。在现有的所有资料上都没有介绍和说明这个原因。我觉得,这里肯定是有一定的纪念意义。

我的猜测是:64.5米的塔高,是对玄奘从印度取经回归后所做贡献最好的纪念,亦有此意,所以,大雁塔是中国佛教史上一座永垂不朽的历史丰碑。

大雁塔因玄奘而建,因玄奘和地下地上的宝藏而闻名。

旅行漫记(26)

相关文章

  • 旅行漫记(26)

    我们离开了西安古城墙,去参观大雁塔。 民间人士道:“不到大雁塔,不算到西安。” 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位于中国陕西...

  • 旅行漫记(43)

    我们乘坐豪华大巴,从镇北堡影视城来到了沙湖风景区。 一下车,我就惊呆了。在没有来银川之前,给我的...

  • 旅行漫记(44)

    游泰山。 二OO四年七月下旬,朋友独女从国外回国,亦有出游之意,其父允,邀我同往,欣然接受。遂与一家三口,四人同行...

  • 旅行漫记(41)

    2004年9月19日,参观西下王陵和博物馆。 从甘肃兰州出发,我们一行跟着导游,乘坐火车来到了宁夏回族自治...

  • 旅行漫记(15)

    四川之旅——乐山大佛 乐山和峨眉山距离不算远,大概有150多公里,那时还没有高速公路,行程大约两个小时左右。 乐山...

  • 旅行漫记(30)

    初到亚布力滑雪场。 1997年9月,有幸代表辽宁省参加在亚布力滑雪场召开的“财政部和国家科委科研会计制度理论研讨会...

  • 旅行漫记(31)

    逛太阳岛。 从亚布力滑雪场回来之后,我们在外面简单地吃了午餐。我建议去著名的“太阳岛”去看看它的魅...

  • 旅行漫记(24)

    1990年7月,单位组织全体职工到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旅游。由单位党政一把手亲自挂帅,办公室事先踩点,大家乘坐...

  • 旅行漫记(23)

    除了西湖和六和塔,杭州的灵隐寺也是一个重要旅游景点,我们当然不能错过。 据了解,灵隐寺,又名云林寺...

  • 旅行漫记(22)

    参观六和塔。 我们利用多半天的时间,采用步行和坐船两种方式,参观了西湖大部分景点,然后驱车参观六和塔。 六和塔位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旅行漫记(2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gvz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