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想起曾经的小学。那些已经远去的影像,还是常常与它们在清风明月中不期而遇。它们如此浓烈和炙热地陪我走过了整个年少时光。
时过境迁,那些曾经熟悉的过往,有的地方已经荒无人烟,有的场景渐渐从视野中消失,有的回忆已经模糊不再熟悉,有的东西只能默默地藏在心里追寻......
一次到外地出差,中间路过家乡的一所小学,看到铁栅栏后面崭新的塑胶操场、漂亮的教学楼以及样式齐全的配套设施,心中不免感叹,如今的校园较之以前真是改善了好多。
很久前的事了。刚上学那会,学校坐落在一片郁郁葱葱的田野上,周围被许多杨树环绕着,像一个安静的孤儿, 无声地在那里静默了好些年。掉了漆的木头篮球架、生了锈的体育器材、砖头垒成的乒乓球台,这些是流金岁月里属于我们那一批人的独家记忆。
说是校园,其实就是一排红砖砌成的低矮平房、和一片面积不大没有围墙的空地。教室的墙上有一行醒目的正楷字:培育人才,振兴中华。教室门前种了许多柏树,坚韧不拔,昂首挺胸,屹立不倒,犹如忠诚的卫士,守护着它身后每个孩子的童年与梦想。
听长辈说,前些年这里还曾是一所规模不小的学校,但终因这里设施落后、位置偏僻而逐年缩小。年轻的老师陆续离开,去了更好的学校教学。到了我上学那会,便只剩下了一位老师。
留下来的老师姓邹,和蔼可亲,德高望重。其实他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但是由于迟迟没有来教学的老师他主动把退休的时间往后推迟了。
邹老师一个人带着两个班级,每次要给这个班级讲半节课布置一下作业然后到另一个班级去讲。下半节课,我们常常听到他用沙哑的嗓音撑持着课堂。
在教室前面的那一片空地,就是我们下课后活动的唯一场所。有时邹老师在那里会带我们玩一种叫“三国杀”的游戏,如今游戏规则已经记不太清了,却仍记得这个游戏灿烂了一个曾经,缤纷了一季灿漫年华。
也许是朝阳想多偷懒一会,冬季的阳光总是很晚才照耀到大地。在每一个天色未亮的早晨,我们要早早地被大人叫醒到学校去上晨读。虽然有时很不情愿,想多睡一会儿,可那时最怕的就是上学迟到、被老师逮住罚站了。
因为教室里没有通电,人人要点上自带的蜡烛才能开始晨读。昏暗的烛火下,除了冷一点之外也并没有觉得哪里不好。其实,我们的心思压根就没放在读书上,更多的是把注意力投入到了那飘忽晃动的红色火焰——看它在偌大的黑暗中燃烧自己,给周遭的小小世界带来温暖和光明 。
有一个下午,休息的老师不小心趴在桌子上睡着了。上课的哨声迟迟没有吹响。他似乎忘记了上课时间。在那个乡间的学校,上课的哨声并没有一定规律可言,需要老师亲自去吹响放在他兜里的哨子。
我们小心翼翼地跑到很远的树林里狂欢,追逐,打闹,生怕老师睡醒以后,结束那个少有的无羁的漫长课间。
不知老师什么时候醒了,但他似乎为了让孩子们的快乐多延长一会,在那个下午,他始终没有吹响口哨叫回我们上课。直到放学。很多年后我就想,其实快乐很简单,只不过在成长过程中被我们一点点地丢失了,或把它搞得越来越复杂,并再也找不回来了。
如同席慕蓉所说,缠绕着我们这一代的,就尽只是些没有根的回忆,无边无际。
小学有时也像一位长者,他慈祥地面对一群调皮捣蛋懵懂无知的孩子们走进来,岁岁年年,花开花落,在无人注意的一旁守护着他们一点点成长,然后又在一旁目送着他们离去。一代又一代。直到它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两年后,小学终于被撤并了。原因是经过考察判定教室存在安全隐患,不再适合教学。这样,我们便只能去离家很远的其他地方上学。
兜兜转转,一场浩浩荡荡,一场散场别离。时间看不见,风雨看不见。
后来去乡镇上了初中,后来去县里上了高中,后来去其他城市上了大学,后来又去了外地参加工作,慢慢地,留在记忆里的小学一步步走远,以及那些闪光的日子和充满笑声归家的黄昏。
有次跟一个一起长大的小伙伴说,好久没有见到邹老师了,等过年放假了一定要去看望一下他老人家。小伙伴一声叹息地说:“他已经走了......”
“什么时候的事?”
“就在今年十月”
......
前段时间,回老家时专程去了一趟小学。远远地就看到废弃的教室依旧在田野里孤零零地静默着。走近时发现木门已经腐朽,窗户和黑板被人砸得粉碎、千疮百孔。曾经玩耍的场地长满了野草。冷清荒凉了不少。唯一值得欣慰的是,教室周围的小杨树如今都已长成了参天大树,它们再也不会因飓风暴雨的骤然来临而被折腾得左右摇晃飘忽不定。它们如同从这里走出的每个孩子一样,变得越来越成熟,变得越来越稳重。
天空中飘荡的云彩还是当年的模样。旧梦依稀,往事迷离。什么都没有改变。什么都已经改变。不忍回首。
如今的校园真是变化了不少,孩子们学得知识也多,很羡慕他们。在车上我给一旁的同事说:你看那周边车水马龙商业云集的小学越来越繁华热闹。不像我们那时,只有望不到边的农田和树林陪伴。
同事笑笑说,若是现在的学校多种上几颗柏树就好了,那样才有小时上学的感觉......
有只麻雀突然闯进了教室,一位同学发现后,麻利地关上了门。正在写课堂作业的孩子们看到不速之客的到来,顿时沸腾了起来。全班同学都参与了对那只小麻雀的围捕。大家前扑后拥,大呼小叫。课本、衣服、扫帚轮番上场。小麻雀被那群孩子们的一系列动作惊吓得不知所措、四处乱撞。但它始终无法逃出已经被封死的教室。
经过一阵折腾之后,小麻雀终于被他们捉住了。由于这次围捕行动是大伙一块努力的结果,战利品到底该归属于谁,一时让他们陷入了沉默。这时一名同学提议:“不如把它献给老师吧!”
大家一致点头,纷纷表示没问题。
他们以为老师会高兴地把麻雀带回家,关在笼子里养起来。可老师却把小麻雀放走了。他们有些失落,无奈地回到了教室,继续上课。
许多年后我才弄明白,天空是属于小麻雀的归宿,如果你限制了它的自由,它会以死与你抗争,也绝不放弃对天空的追求。
一如当年,邹老师给我们讲,你们属于未来,只有好好得努力,不要停下来,不要被捉住了,将来走出这片土地,飞向更辽阔的天空去,才是你们这群孩子应有的命运和归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