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太玄
1/3
整理思绪很久,总觉得想说的很多,却不知该从何说起。
电影我看了两遍,看的途中我一直在深呼吸,否则我会觉得压抑到窒息。
陈念,怀抱着高考就能熬出头的信念,硬着头皮把一切折磨扛下,不停地默念着,别哭,别哭。
小北,没人要的孩子在成人世界的弱肉强食里摸爬滚打,被无尽的堕落与黑暗掩埋,希望就连在梦里也不曾出现。
这样的两个人,一样的孤独,一样的不得已。
他们太难了。
当两个孤独又坚强的、属于少年的灵魂相遇,在暗夜里闪烁的,是他们眼里对未来期望的光芒。
他们互相救赎,只希望能够一起走出去,肩并肩光明正大地走在大街上。实在不行,走出去一个也可以。
执拗、倔强、奋不顾身,他们与世界对抗,那是少年的迷惘与无助,是对希望的祈盼与朝圣。
少年的执拗有时在大人看来是幼稚的,因为大人们总是会忘记,自己也曾经是少年,也曾不知该如何长大。

2/3
“你要是知道什么,一定要说出来,我们一定会帮你的。”
“如果真的有人欺负你,你一定要说出来,我一定会帮你的。”
“你要相信你是对的,陈念,路上总会有阴影,但抬头一定能看到阳光。”
这些冠冕堂皇的话语是那么无力,就像梦呓,越飘,越远。
这种无力感贯彻整部电影,陈念被欺凌的时候,除了小北没人能帮她,影片的最后陈念看到班上被欺凌的孩子,除了她领读时片刻的失神和放学陪孩子走一段路,也起不了任何实质性的作用。
魏莱死了。
罗婷在夜色中把自己醉酒的父亲拖回家。
小渺摆脱了屈从和欺凌,纹了眉毛,走在阳光下。
一切好像都变了,但一切都没有变。郑易依然喜欢睡觉。
我虽然难受,却无法感同身受。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的孩子因为遭受欺凌而每天活得很痛苦,我不知道还有多少像胡小蝶一样的孩子不堪凌辱而自杀,我为他们而难受,也为这种无能为力而难受。
陈念和小北都坐了牢,出来以后陈念没能保护世界,当了补习班的英语老师。小北穿得不像小混混了,却依然跟在陈念的身后。这样的结局算好吗?算不上好,也算不上不好。但陈念的人生确确实实是被校园欺凌改变了。
生活没有结局,也许多年以后,施暴者早已忘记自己当年的恶毒行径,而受害者却在数次午夜梦回时泣不成声。

3/3
郑易的女同事不相信有人会为了另一个人背上强奸罪和杀人罪
郑易对她说:“你和我不会,但他们是少年。”
少年的眼界看不尽世界,心里却能装下整个世界。
少年的心思简单纯粹,两个人是共同体,只要有一个人赢就可以。
少年的情感真挚可爱,为了一句疼不疼,便可以豁出一切。
那一年夏天,小北的摩托车后面载着陈念,就好像载着整个世界。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This used to be our playground.
所以最美好的祝愿大抵是: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可是在事与愿违的故事里,我们唯有不负少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