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奶粉和牛奶的挑选指南之后,今天再出奶酪的购买攻略!
选牛奶:
给宝宝选择什么牛奶?手把手教看懂外包装的关键信息!
为什么要给宝宝吃奶酪?
奶酪就是浓缩的牛奶,大概10公斤的牛奶才能制成1公斤的奶酪。
宝宝喝牛奶最大的意义就是补充蛋白质和钙,所以吃奶酪的意义也就是补充蛋白质和钙,宝宝可能喝不下很多牛奶,但能轻松吃到不少的奶酪。
换句话说,就按10公斤牛奶=1公斤奶酪来算,吃一块10克的奶酪就等同于喝下100毫升牛奶哦!
但是,跟牛奶比起来,奶酪也是有弊端的,因为奶酪在制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加盐,才能更好保存(无盐奶酪也有,但是非常非常少,它对储存要求很高,宸妈我跑遍福州各大高端超市都没有看到)。

加盐也就算了,事实上市售大多都是奶酪的再制品,也就是在奶酪的基础上添加很多的糖、香精、色素、奶粉、果酱、黄油等等,以制成各种风味奶酪,目的就是为了迎合大众口味。
再制奶酪虽美味却并不适合宝宝,不仅化学添加剂太多,其营养成分也有所变化,所以一定要懂得如何挑选,睁大眼睛,认真甄别哦。
多大宝宝可以吃奶酪?
由于奶酪有加盐,按照一岁以后才能吃盐的常规推荐,奶酪也是建议至少一岁以后再吃的!
有的再制奶酪包装上有明确说明:适合36个月以上。

如何选择奶酪?
选奶酪看配料,不考虑品牌、进口还是国产、干的还是稀的,丝状的还是块状的……只看配料。
既然奶酪是牛奶的浓缩物,那么这个过程加工越简单越好,添加剂越少越好,所以第一步就是:摒弃“再制奶酪”,选择“原制奶酪”;
既然吃奶酪是为了补充蛋白质和钙,那么蛋白质和钙的含量必然越高越好;
既然奶酪的制作过程都有加盐,那么钠的含量要越低越好。
总结选择奶酪的原则就是:
1、选择“原制奶酪”;
2、蛋白质、钙越高越好;钠越低越好;
如何辨别是“再制奶酪”还是“原制奶酪”?
非常简单,有两个方法可辨别。
一种是所有“再制奶酪”的外包装都有标注“再制”二字,只是有的标的明显有的不够明显,但是都有标注,认真看都能找到;
比如这些就比较明显:



这些不够明显,但只要是再制的,都会标;


另一种方法是看配料表,配料表密密麻麻一长串,且“干酪”本身就出现在配料表里的,必是“再制奶酪”无疑。
配料表一长串,能绕地球两圈:


“干酪”本身就在配料表里:

这款排在第一的是奶油,说明是再制的奶油奶酪,其脂肪含量可以说是非常高了:
而“原制奶酪”的配料表里只有:奶(首选巴氏消毒奶)、盐、菌、凝乳酶这几种。
比如这样:


也有的“再制奶酪”除了这几种,还添加了淀粉、防腐剂等,也不建议选择,但比“再制奶酪”好。
比如这样:

从“原制奶酪”里对比蛋白质和钙钠含量
选好“原制奶酪”后,就对比营养成分表里的蛋白质、钙和钠的含量了,都是“原制奶酪”,当然要选蛋白质、钙高的和钠少的。
由于钙的含量并非强制性标注,所以有的奶酪里就没有标,但我们可以根据蛋白质的含量来估算。
估算公示:
钙(毫克)≈ 蛋白质 ÷ 3 × 100
此公式以也可以得出结论:同样是“原制奶酪”,蛋白质含量越高的,钙含量也会越高。
比如这两款,都是“原制奶酪”,选哪个呢?(图片点开放大看)
分析:
图1钠含量400毫克,蛋白质28克;
图2钠含量745毫克,蛋白质24克。
它们的蛋白质含量差不多,图2钠却比图1多将近两倍,所以肯定是要图1。

再比如这两款对比:

分析:
图1钠含量400毫克、蛋白质28克;
图2钠含量170克,蛋白质只有8克。
虽然图1比图2钠含量高,但是蛋白质含量图1是图2的3.5倍,说明其钙的含量也相差3.5倍;
也就是说虽然图1钠更高,但它的浓缩度更高,同样的体积图1的营养密度大于图2。
所以不能单看钠的含量,要结合来看,这样对比后应该选择图1。
直接推荐一款吧!

说这么多,你们肯定想说直接告诉我们买哪款好了,那是必须的哈!
宸妈我跑了福州4家大超市,看了上百款奶酪以后,我已经为你们挑选出一款个人最满意的了!
就是以上对比图中的:瑞士大孔奶酪
(沃尔玛超市有售)
奶酪的品种品牌实在太多了,有切达奶酪、马拉里苏奶酪、奶油奶酪、“发霉的”奶酪、蓝纹奶酪、桑皮白奶酪、硬质成熟奶酪、硬质未成熟奶酪……有白色黄色蓝色,丝状片装块状,还有儿童奶酪、早餐奶酪、三明治奶酪,五花八门,各式各样……

所以没办法去归类对比说明,只要明白了吃奶酪的意义以及会看配料,就够了,那些都是混淆视听的花样,我们要抛开现象看本质哈!
奶酪可以吃多少 ?
奶酪是高浓缩高营养食物,对消化能力是一种考验,加上它含不少盐,所以不建议多吃,也不能拿来全部代替奶。
具体能吃多少呢,我们先看看钠含量吧。
以上述推荐的瑞士大孔奶酪为例:
每100克奶酪含钠400毫克,一天吃10克奶酪就有40毫克钠。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的建议:
7-24月龄的婴幼儿钠摄入量每天不应超过350~700mg;
因为宝宝每天还要吃别的食物,奶酪提供的钠最好控制在10%~15%左右,相应的奶酪摄入量就是:
2岁以内控制在每天20克以内,
2岁以上每天可吃20~30克左右。
这还是低钠奶酪的推荐,如果钠含量很高的就要注意咯,不过偶尔吃吃也没关系,即使再制奶酪偶尔吃一点点关系也不大,不必钻牛角尖啦!
奶酪要怎么吃?
1、切片当零食直接吃;
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把奶酪切成片状或者条状,给宝宝当成手指食物吃。

不过大人最好先自己尝试下,太咸的就不要给宝宝直接吃了,有的奶酪真的是大人吃着都觉得特别咸,更别说宝宝,吃多就养成宝宝的重口味了;
2、伴辅食;
把奶酪切片,直接放在面里、粥里、饭里、汤里,让辅食吃起来有奶香味,别是一番滋味。
加了奶酪的辅食里,最好就不再额外加盐了。
3、做花样辅食
很多美味花样辅食都可以用到奶酪,比如做土豆饼,在土豆泥里加一点奶酪,再用不粘锅去煎,奶香味十足;比如煎好的蛋皮先铺一层芋泥,在撒上奶酪碎,卷成蛋卷后入锅小火焖,待奶酪融化取出切段,就是很美味的奶酪芋头卷;比如做奶酪厚烧蛋……
对于再制奶酪,个人建议3岁以上再考虑吃,它虽然不如原制奶酪,但还不至于并入垃圾食物行列,毕竟它的钙和蛋白质还在那里呢。
再制奶酪挑选的原则是:干酪含量越高越好、钙越高越好、钠最低越好。
最后总结一句选奶酪的原则:
选奶酪看配料,原制高钙低钠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