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
将人格障碍归类为精神疾病,并对其进行了明确的定义。
不同人格障碍的症状表现可能大相径庭,但作为人格障碍家族的一员,它们之间其实还存在一些共同的特征。
人格障碍的共同表现包括难以应对正常的生活、工作或学习压力,以及无法与家人、朋友、同学或同事形成正常的人际关系。
一个患有人格障碍的个体可能会回避社交活动,而且往往认为生活中之所以会出现一些困局完全是因为外部世界的原因,而很少意识到他们自己可能也有一部分责任。
(注:上述特征只是人格障碍的充分不必要条件,不能作为临床意义上的诊断标准。下同。)
任意类型的人格障碍都会导致患者出现某种特异的行为模式,而且这种模式一般严重偏离其本身所在文化环境中的社会规范。患上人格障碍后,个体可能会出现认知扭曲、性情大变、冲动易怒、社会功能失常等症状。
如果家庭成员里有人格障碍患者,那么个体患上同类疾病的风险就会比一般人高,但这并不是必然的。精神疾病跟心脏病或糖尿病一样具有家族聚集性,但即使个体的患病风险高于常人,也可能只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才会发展成某种人格障碍。比如婴幼儿阶段在与重要他人形成依恋过程中出现了阻隔、偏移,或是成长过程中长期生活在不稳定的环境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