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牯牛降浅行

牯牛降浅行

作者: 鹿鸣之野 | 来源:发表于2018-03-17 00:10 被阅读0次

        戊戌犬年正月初五,好友成婚,趁此机会,相约游一趟石台牯牛降。牯牛降,牯牛降,形似牯牛从天而降得名,给这座远离了喧嚣的山峰一种莫名的神秘。                         

        渐渐接近景区之际,潺潺的水声灌入耳中,那声音清脆得如婴孩初入红尘的鸣哭,如此率性爽朗,没有扭捏惺惺作态。走进细看,两条看不到源头的河流,沿着路的两旁,汩汩地欢腾地奔流着。白白的水花翻滚着,一刻也不停留,上一秒的形态俨然与下一秒的不同。河流两边大大小小的石头淡定地做着这水声的陪衬。此时,吴均的富春江倒显失了真了,“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至清的水应是无鱼吧!

        再往上,连绵的小山峰清秀别致,似蒙着轻纱的姑娘静静而立,倘能移步,步步能生出朵朵莲花般美妙。一座木板浮桥引来孩子们阵阵尖叫。朱红色的木板整齐地排开,扶手上方铁链绞成,踩在上面,晃来荡去也分外有趣。这桥不长,晃动也不厉害,倒是十分温和。往往,温和的东西,也就不见得那么令人瞩目了。过了桥,修建的马路不见了,脚下踩的是块块石板,赤褐色夹杂苍绿,一晃神,以为自己就这样踏入了古老的历史的入口,初春的寒意也随之而来。左边,上方,是崎岖不平的山壁;右边,下方,是犬牙差互的山崖。山崖亦不高,没有让人生畏的气势,游人很少,偶尔稀稀拉拉地穿行三五个,许是天气的缘故吧!

        石板路尽头,是方石潭,潭中有石无鱼,潭底长的短的扁的石头,呈圆形,憨厚可爱。清冽的潭水却颇有些高冷。潭的三面环着山壁,约有五六层楼房高,有一股细细的散乱的水流奔泄直下,因其小且细,实在是不忍心称之为瀑布。山壁上的石头凹凸不平,冲击在岩石上的水四散出一些微小的水珠,人站其下,如蒙蒙细雨着急忙慌地落到你身,同你亲昵。

        再欲前行,天色阴沉,雨即时下起。途中偶遇一亭,行至避雨。亭中已有一人蹲守,亭中空地上摆着些葛根粉百合灵芝山核桃之类的,竟也有一小块造型奇特的石英。再看那人,四五十岁模样,衣衫虽不说褴褛,补丁也是层层。朋友自北方来,对他的货物很是好奇。他自告奋勇回家再拿些新鲜的山核桃过来让我们尝尝。这里离着村庄十几里路呢!只见他在山壁前停下,双手攀上山壁,两脚蹬住,眨眼的功夫爬进了呈90度角的山壁中央的一个山洞,洞口像个龅牙的嘴巴,上嘴唇伸得老长,惊得我们一行人目瞪口呆,也不好问些什么,不提。

        天色渐晚,雨没有减小之势,我已没有勇气再往前行,决定打道回府。世人应笑我,不得极夫游之乐,罢了,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回去时,绕石台县城,小城四面环山,像是一口锅里煮的饺子,虽小,也别有风味。猴年马月已过,再见不知何年!

相关文章

  • 牯牛降浅行

    戊戌犬年正月初五,好友成婚,趁此机会,相约游一趟石台牯牛降。牯牛降,牯牛降,形似牯牛从天而降得名,给这座远...

  • “目连戏”集儒、释、道思想为一体,据考证是中国戏曲的戏祖

    雨中的牯牛降, 被洗刷出了娇艳之色, 清新的山林之风, 轻轻拂过脸颊,缓缓撩拨嫩芽。 牯牛降目连古戏在牯牛降山间茶...

  • 牯牛降游记

    牯牛降游记 ...

  • 闺蜜行~牯牛降

    都说,在这人世间,遇到一份爱情难能可贵。 事实上,能遇到一两个知己,也是极幸运的事。很多人,一旦对友情认真,有的是...

  • 八月,我在这里等你

    摄影:胡传红/ 摄于石台牯牛降景区 八月的尽头,是秋天 而山野的尽头,是牯牛降 牯牛降的秋是静悄悄的 它轻轻的,蹑...

  • 牯牛降

    云雾满山飘, 烟雨脚下绕。 偷闲寻仙迹, 牯牛尽琼瑶。 李国平 2018.11.11

  • 2018-10-31

    八月,我在这里等你 摄影:胡传红/摄于石台牯牛降景区 八月的尽头,是秋天 而山野的尽头,是牯牛降 牯牛降的秋是静悄...

  • 牯牛降纪行

    一路风景,一路长歌。捎带着思想的行囊,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我们踏上了征途。经过5个多小时的车程,在一个雨后初霁的...

  • 牯牛降游记

    走户外的这两年经常听到老驴们提起牯牛降,溢美之词不断,“很美” “很虐” “重装”。于我而言,能看到想象中的美景,...

  • 牯牛降之旅

    文/唯清 季节不紧不慢的走进了五月,那些桃红梨白的花儿,都已长成了一枚枚青涩的果子。街道路旁的香樟树,开满了满树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牯牛降浅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jam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