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希望时代的当事人承认时代病入膏肓。
其意味在于可以面对人生的“无意义”,又时刻准备着去完成一个“意义”。
但有的人能面对人生本无意义,还面对的这么好,这么积极。所以会被打脸。
有的人的家庭非常严谨,古板,于是在这种秩序非常强的家庭里成长后,自己对愤怒的表达是缺失的。不会,也不敢。
其实这种故事,在我看来是个很文学性很个体的段落。
如果用诗意的方式写那一瞬间的矛盾性,可能就是个短篇小说。还是个很小众的小说。
而直接讲出来,肯定不是所有人都懂,还可能不理解这段有啥用。但是我觉得这个故事保留了,恰恰是其实是在关注这个人“个人完善”的一个体现。
现在的话,经常会思考一些问题,那一刻我觉得啊,许把自己的短处暴露出来,不知道是真视为“问题”才暴露,还是无以为问题,才大胆暴露。
但是,依然点可怜自己可能被众嘲。
倘若在读了这么多人的故事之后,依然强迫别人承认时代是坏的、有问题,而自己却很孤独,那你怎么看待呢?
那就是真的迂腐了。
如果认为俩个人的对谈就是伤害,那么我会觉得时代在悄无声息摧毁每个人——其实这都是基于一种偏见的“预设”。
但是我并不讨厌“偏见”,而是讨厌这种“预设”认为,我们经历的种种、社会的变迁和流向,都是不好且伤害的——唯独这个偏见,当下快活的、不快活的人们,都难以认同。
人世如此复杂,这么绝对的“偏见”,又怎么认同呢?亦或姿扬笔,写个好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