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本周的命题作文是父亲节的主题。

想起自己的父亲,对于父亲的感情,对于父亲的观感,有种微妙而复杂的心情。可能是因为这些感情和心情随着时间年龄在变化,也在摸索一个让关系平衡的状态。借此小文,做一个小小的反思。
小时候,父亲总是如山般的存在
很多人小时候,都觉得父亲是特别厉害的无所不能,无所不懂的存在。
我父亲是个电气工程师,小时候跟着父亲去厂里溜达,看到一排排巨大的机器,都是父亲从画机器草稿,采购零件到组织工作组装而成。从一张图纸,到轰隆作响的能够正常工作的机器,觉得父亲的工作真是特别神奇的感受。
生活中,父亲也是个做事特别规整和有条理的人,写字也是端端正正的楷书。对于所有的工作和生活中的财务来往,都用一本硬皮本子按照项目和日期,规规整整地记录好。除了常规的收入和支出,对于我和弟弟的教育费用规划,亲戚间的人情往来譬如哪家儿子要上学,哪家儿女要嫁娶的份子钱,都记得清清楚楚。即使是翻找几年前的数据,也一丝不乱。
后来我自己在工作中特别喜欢梳理流程,把事情做得有条理这一点,估计也是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父亲的影响。
长大之后,如果世界不像父亲所说的那样?
但从整体性格来说,虽然父亲具有颇为优秀的能力,但性情并不激进,属于信奉中庸之道的派别吧。
一直的教育中,父亲总会强调努力的重要性,但也总跟自己说不要过分强求结果。甚至对于女孩子来说,父亲也是保持着“工作地好不如嫁的好”的传统思想。
但随着自己自己的知识和眼界的扩展,慢慢会觉得父辈的价值观可能不再适用于自己。还记得曾经跟父亲说过,长辈们本着“为你好”的心总跟你说女孩子不用那么努力,婚恋不用那么挑剔,但“不那么努力不那么挑剔”的结果难道是别人能够帮自己承担的吗?如果是自己需要承担的,那最终只能自己负责。
也许经过好些次的沟通,父亲渐渐发现我性格中强势的一面,也慢慢发现我对于自己所追求的东西是有能力一步步去实现的之后,也不再给我过多那种“老一辈”的建议。甚至有几次,在讨论一些问题的时候,父亲还说觉得我现在处理问题的能力已经超过了他,他觉得很欣慰。
相信很多人也都会遇到与父辈的世界观or价值观不同,有时觉得难以沟通的问题。可能对于事情的态度无所谓对错,但做人总需要有选择,即使与父母意见相左,也要用于坚持自己,并用行动实践自己的选择。如果最后结果能证明你是对的,你反而可以赢得他们的尊重。
家庭始终是加油站!
也许无论如何,终有一天我们会成长为比父母更为优秀,更为强大的人,无论是考虑时代原本前进的趋势,还是仅仅考虑身体生理自然的变化。
但家人始终是可以无保留倾诉和沟通的港湾,也能成为无条件支持你的力量。拿我自己的情况来说,虽然从金钱和智力上,现在基本已经不需要父亲再支持我什么。但还是时不时会打电话回家跟父亲聊聊工作上的情况,自己的各种雄心壮志,自己的各种不易。感叹一声,想成为一个伟大的优秀的人,是多么不容易云云。
然后父亲会回我一句,这不是还是你自己要折腾嘛,那咬紧牙也要坚持~
想着不能自己打脸,便会屁颠屁颠继续努力去。想来,这样的状态也蛮好。
终篇,不善言辞,许多关于父爱的感受可能都无法用言语表达清楚。今年父亲节恰逢端午假期,打算回家找个好的馆子请父亲好好吃一顿。
以后也都多争取陪伴父母的时间,此处立个Flag,希望好好执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