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具备了自我纠错的能力,那么就会少走很多弯路,少犯很多不该犯的错误。这种自我纠错的能力就是人的自省意识与自省能力。这种自省能力就是一个人的清明的良知与理性。
中国有句古话:“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对于大部分人而言,静坐常思的是他人之过,闲谈的也是他人之非,总觉得自己一切都做得很好,都完美无瑕。殊不知,只要是人,都会有自己的鄙陋与不足,即使历朝历代的那些神明英武的帝王也会在历史的拐弯处犯下不可逆的历史错误,何况芸芸众生中每一个平凡的人呢?因此这句古训特别的经典,也特别的受用。静坐思己过,闲谈莫论非,这是修身的箴言,不断的反思自己,反省自己的缺点,这样就会提升自己的修养,慢慢的也就具备了自我纠错的能力,遇到错误的事情或者不好的事情,大脑中枢神经就会提醒你这件事情不可为,那么你就会因此而少犯错误。比如当很多人都不加思考的一边倒的趋向于某种不良社会风气时,甚至时违背自己的良知睁眼说瞎话,这就是人的心灵的集体迷失。当人的心灵集体迷失时,只要有一个人具备了这种自我纠错的能力,也就可以避免一些社会悲剧的发生。
一个人,如何才能拥有这样的能力呢?我觉得要具备这样的能力与特质,需要有童子功,要从孩子的童年抓起,从小就在孩子的心灵中植入静思良善的能力,让这样的品性和能力成为其生命中的一部分。“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让善良仁爱成为人的天性。当人有了这样的天性,也就具备了自我纠错的理性。其实无论是天性还是自我纠错的能力抑或是人的自省意识,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人的理性能力的体现。迷信的盛行,偏执而乏理性的狂热,恰好反映了人的理性精神的缺失。当人类社会理性缺位时,就是历史的滥觞之时,当人类社会的理性精神发挥主导作用时,就是历史大方异彩的辉煌时代。从个人的角度而言,很多人违背良知与道义,蝇营狗苟,就是理性精神的丧失,人如果没有了理性的约束,任由人性中的恶不断膨胀爆发,那么就只能走向堕落。
读书、读史、沉静、深思,从感官的迷思中走出来,于星空斑斓的夜晚追寻理性的清明,也许就能从这嘈杂的喧嚣中看到历史迷雾中的那一抹深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