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主题专家是如何炼成的?—记崔律《高效15法则》拆书课

主题专家是如何炼成的?—记崔律《高效15法则》拆书课

作者: 吴设长 | 来源:发表于2018-11-11 21:31 被阅读0次

                       主题专家是如何炼成的?

                                                —记崔律《高效15法则》拆书课

自由打卡,就写写听崔律线下拆书课的复盘吧。

拆页一:利用早晨的最高效两小时,做最重要的事

I:片段原文提到根据科学研究:绝大多数人在完全醒来后的两小时内效率最高,行动意识最强烈。然后说到大多数人目前的做法是做简单的事、琐碎的事和难啃的事。

崔律使用让学习者接龙朗读原文的方式开始,然后对于本段的重要概念——要事,进行了概念区分和强化讲解,然后提炼了要事优先和提早起床进行晨间行动的HOW步骤,让学习者写出A2并两两进行分享。

A2:首先对目前的要事进行优先级排序:1.拆书;2.写作;3.阅读(预防异议:仅指晨间可以做的相关领域,并不是说工作、家庭、朋友和其他不重要哦)

第二步是根据当周的计划按照以上排序将要事排入我的日清单晨间时段内。上周我刚拆完3-2,所以目前第一要务就是修改完善并上传实录。

具体计划内容是:下周一(明天)开始晚上11:30睡觉,6:00起床,6:05轻运动,6:15修改实录,完成之后每天6:15进行写作。

补充:之前感觉6点起来没完全清醒,所以早上输出效率不高,可能是睡眠质量的问题,尝试提早半小时睡觉看看有没有改善。

拆页二:每天过日历上的生活(每天使用日清单)·1

I:关键句——如果你真的想完成一件事,为他安排出时间来;有一个全天的日程表(日清单)

崔律让学习者轮流读完原文后,对待办事项、任务和日程的概念进行了对比区分,并在白板纸上呈现出来。逻辑演绎后得出了“日清单”的概念,之后再对原文提到的科学原理背景“蔡格尼克效应”进行了补充讲解,让我们对这个How(用日清单取代任务清单来管理你的生活)的逻辑原理理解更为透彻。

A2:让学习者简单想一个日清单的应用,我的是:每周五晚上730打电话给妈妈,聊近况、工作和她感兴趣的话题。

拆页三:每天过日历上的生活(每天使用日清单)·2

I:本片段连接上一个拆页。是用日清单取代任务清单来管理你的生活这一做法的后面三个点:1⃣️要事早安排;2⃣️即使被打断也要弥补;3⃣️养成拒绝的习惯。

崔律这回变换了阅读方式,让大家用2分钟各自看拆页和选择其中一个点进行RIA速写。接着学习者两两分享,之后每一个点邀请一位小伙伴当众分享;崔律点评完分享后,开始在白板纸上通过逻辑树状图引导大家自己思考出关于用日清单取代任务清单来管理生活的具体HOW步骤。大家通过这种直观的图形化引导,自己得出了HOW步骤,崔律紧接着给出一个例子来套用这个HOW,并写在另一张白板纸上。大家表示这样真的记得很牢,因为完全把概念和流程逻辑理解了。

补充:崔律这两个片段的拆解让我长见识了。原来还可以这么玩!一个较长的拆页分成两部分,两个RIA环节,然后再统一起来一起输出一个HOW;还有就是用引导学习者自己讨论和思考形成HOW的逻辑树状图,简直太好用了,这下有充分的理由不用PPT了。

A1:我选的是第四点:经常不知道拒绝同事的请求,分析原因应该是我比较享受帮助人的快感。所以变成了老好人。所以导致我的专注工作经常被打断,然后就是效率的降低,工作质量降低和进度的延迟,进而影响了其他方面的进度(比如拆书和其他任务)。

A2:以后不能当老好人,要摆脱靠帮助人获取快感(认同感)的依赖性。认识到自己的要事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有人要来打断或求助我,想象成我已经买了电影票进场看电影了,谁有事都放一边先,等我看完电影再联系你。(预防异议:我平时看电影还真是这样的,手机静音,啥都不管。因为以前试过接电话聊工作的事情,后来不仅落了情节导致我衔接不上,还因为工作的事情有点麻烦影响我后半段观影的情绪。包括我在家里看电影,我也是每一秒都不会错过的,有人打扰了我或者我分散了注意力,我的习惯是不厌其烦地回拉进度条)。

片段四:学会使用三个问题,放弃、分派、重新设计任务

I :再次引导大家使用逻辑树状图梳理原文步骤逻辑,我发现原来100件事里也许只有25件是需要我去做的。其中有13件是还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的。

片段五:认识精力的重要性

回到第四个拆页中,这个片段崔律再次使用接龙朗读拆页,然后出新招了:互动造句!轮流每人对本段内容进行固定句式造句——我的旧知是什么?我的新知是什么?

我的旧知是:知道了自己写作的大概时间,但是有些不稳定,有时能写500,有时能写1000。

我的新知是:有可能是精力是否充沛导致的原因,那么可以尝试其他时段和状态时来重新测试自己写作速度,然后下一步就是安排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

崔律的参考答案是:

我的旧知是:时间长度是一样的。

我的新知是:不同时段的时间质量不同。

片段六:学会工作+休息

由于时间关系,崔律就开始飙车啦哈哈,语速提升,然后直接用讲解的I结束这一片段。不过这个拆页还是蛮简单的。就是要在之前说的日清单基础上优化工作的节奏——工作+休息

最后,崔律让大家轮流谈谈自己今天的收获,并进行了总结。

我的收获是知识技能双收获:

1)时间管理方面,要事第一,而不是忙事第一。

2)拆书课讲解设计方面,知道了不带PPT的拆法是怎样的,平时我很少接触其他分舵的拆书家进行拆书。

最后的补充:因为课程的内容大部分我都在100天课程听过,所以我听课的时候是带着想更多了解拆书课设计和讲解这个目的的。这个复盘是对崔律拆书过程的一个回忆,可能有些点我没记全或记错了,请崔律别介意哈。

还差几个字满两千,所以最后再次感谢崔律的高能分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主题专家是如何炼成的?—记崔律《高效15法则》拆书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muf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