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连城算是《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中,一个比较接近现实的人物了。年过半百,升迁无望,上司霸道,没有背景。这些因素逐渐导致其心灰意冷,工作不上心,成了官场中的“太平官”,不出事,但也不干事。
那么他到底是一名什么样的官员呢?他是怎么“懒政”的呢?先看看电视剧里关于他的几件事情。
第一件事就是大风长工人安置费问题。山水集团不愿意再出大风厂工人的安置费,达康书记就提出由政府垫付,其中光明区要出2000万。孙连城在会上说区里财政紧张,出不来这么多钱。达康书记说如果一星期内筹不到钱,就要他自己辞职。没办法,孙连城只能回去乖乖筹钱,最后还是准时凑出了2000万。这件事情没的说,没有懒政。
第二件事就是大风厂用地问题。郑西坡为了大风厂的用地问题,多次到孙连城办公室请求解决,都被孙连城“打太极”“灌迷魂汤”给忽悠回去了。最后在郑西坡的强烈要求下,他终于说出了实情,区里现在确实是没有土地了。
在一个省会城市,20亩建设用地确实不容易批。可是沙瑞金、达康书记,还有那个陈老,都要求区里支持大风厂。可这种事,嘴上说说容易,真正执行起来是需要解决很多问题的,涉及土地、政策还有资金等等。一方面,区里确实是没有建设用地了,另一方面,即使他们想法设法弄出土地了,大风厂又能买得起吗?我觉得,孙连城不批地,恰恰是他顶住上级压力,严格依法办事的行为。

当然,孙连城也有错,错就错在没有严格遵从上级的要求。明知道大风厂是有背景的,却还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打发了郑西坡,惹恼了李达康。
他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尽快把情况向市委汇报,请求市委出面协调,召集市国土局、市住建局、市财政局等部门,以及各地区委书记开个会,共同商讨解决对策。
这件事情,暴露出他政治意识不足、进取心不强、担当精神不够,当然也算一定程度上的“懒政”吧。
第三件事就是大风厂的封条问题。大风厂的股权纠纷没有解决,区里把厂子给封了,导致大风厂工人进出只能爬窗户。那么,在一个厂的股权归属都还没有定论的情况下,这个工厂是否还有资格正常运行呢?对于工人爬窗户一事,孙连城已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如果他真的上纲上线起来,直接把厂子断水断电了,也是符合规定的。这方面不能算他懒政。
第四件事就是信访局的窗口问题。信访局那个高不高、低不低的窗口,让信访群众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实在是说不过去。达康书记去了现场之后,明确要求要整改,提出按照银行的标准整改。孙连城知道区财政没有钱,所以才出了一个馊主意,去买了几张破椅子,放了几个冰糖,就算整改完毕了。
这个属于彻底的懒政行为。
那么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呢?我觉得,在市委书记明确要求整改,群众反响这么强烈的情况下,他确实不能再打哈哈糊弄过去了。区财政没钱,就应该打报告给市里。虽然电视剧里也说了,他要求区信访局长给市财政局打报告,但这个效率是很低的。
他应该直接向市委打报告,让区委办起草一个《关于光明区信访局接待窗口整改情况的汇报》,直接呈送市委李达康书记。这个报告应该写五个方面:一是承认错误,深刻认识问题的严重性;二是讲讲当前接待窗口存在的不足;三是说一下目前整改的进度,买几张破椅子肯定是不行的,区委稍微多出点钱,弄得像样点;四是关于下一阶段的做法;五是当前存在的困难,主要是资金方面的。
这个汇报稿,最好再附上一个《整改方案》,显示自己的整改决心。然后跟达康书记的秘书联系,让达康书记作个批示,让市财政支持一些资金。这样事情解决起来,就会方便很多。
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孙连城在工作中确实存在不思进取、能推则推、能拖就拖的情况。一名区长,处理这种事情的办法肯定是知道的,只是他不愿意做、懒得去做。
从这一点来看,这个“懒官”的帽子确实应该戴着。
第五件事,喜欢天文学。这个纯属个人爱好,跟懒政没半毛钱关系。

从以上五件事来看,孙连城作为一名副厅级的区长,在工作中按部就班、过于中规中矩,缺乏干劲、冲劲和责任心,存在不思进取、不求上进的情况。
当然,我觉得孙连城这种“懒官”现象,其背后的原因,是值得深思的,也能说明当前官场存在的部分现象。
第一,基层力量薄弱的问题。按理讲,一名副厅级的区长,确实不应该算是基层干部了。但这部电视剧动不动就是副部级甚至副国级的官员,那小小的区长,也就勉为其难当当基层干部吧。有一句话叫“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讲的就是基层干部要贯彻落实好上级指令。可是现在有部分上级领导,下指令时根本不考虑基层的实际情况,拍脑袋做决策、随意打包票的现象屡屡可见。很多事情,领导嘴上说得好听,可具体落实起来还是要靠基层。现在基层缺人、缺钱的现象非常普遍,却还要承担大量的工作任务和责任,这确实有点勉为其难了。
第二,干部任用惩处制度不健全的问题。比如对于孙连城的处置,达康书记提议要“连降三级”,那这个依据在哪里呢?孙连城确实是想混日子,这个不假,但真的需要“连降三级”吗?给他调离现在的岗位,给个处分不可以吗?对一名副厅级干部的处理,至少得常委会讨论过,然后组织部以及纪委出台意见吧,可我们都没有看到这个。现在对于干部的任用以及惩处,“一把手”的权力还是太大,相关的制度规定依旧过于模糊,这就容易导致各级官员出现“唯上”却不“唯民”的情况。
第三,官员晋升的“天花板”问题。大多数官员达到一定级别后,晋升空间就会越来越小,就会在不同阶段上遇到自身仕途的“天花板”。这个涉及到制度因素、年龄因素、能力因素、心态因素等方方面面。孙连城就属于这样的“天花板”干部。仕途上基本已经没希望了,他也知道自己当不上区委书记。人一旦没有了盼头,工作积极性必然会下降。当然,这不是官员不作为的理由和借口,但是组织也应该多关心关注这类干部,进一步改善组织用人制度,既要及时剔除昏官庸官,又要使廉官能吏看得到希望,而不是动不动就拍拍脑袋“连降三级”。
解决懒政的最好方式,并非是对官员个人素质的苛刻要求,关键是要以健全的制度提高各级官员的积极性。
至于宇宙区长孙连城,他不是一个好官,但至少是一个好人。建议将其安排到京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任副主任兼天文馆馆长,毕竟人要尽其才、物要尽其用。从此,官场少了一个不得志、不干事的官员,天文学领域多了一个爱钻研、有经验的学者。这样,组织也会放心,孙区长也会满意,皆大欢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