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面的世界》影评篇(33) 求索

求索
他坐上公交车,逐渐缕清思绪,眼前浮现很多画面:电影《悲惨世界》的平民窟,百姓凄苦、无奈的表情;电影《年轻的卡尔马克思》开篇,穷苦的百姓在树林里捡树枝烧火,凶神恶煞的警察骑着高头大马,拿着马刀,砍杀着四处逃跑的人们;马克思被警察押上囚车,又被驱除出境,辗转欧洲各个国家,在各国找不到工作,债主堵在租房门口要债,幸亏有恩克斯汇来款项,使马克思一家人度过难关。历史上所熟悉的蒲鲁东、巴枯宁都出现在屏幕上。
从小就受马克思主义教育,对伟人非常敬仰,但一直对共产主义学说缺乏真正的理解,只认为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是消灭阶级、消灭剥削的社会。“起来、饥寒交迫的人们……” 寒冬腊月,树上北风呼呼地响,路上雪花白茫茫。所谓的低端人群被驱赶着,露宿街头。想起来杜甫的名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买火柴的小女孩,过了一百多年,这类事件仍在发生。耳边响起林冲的唱腔:“天哪天,莫非你也怕权奸!”电影《牛虻》神父冲天大叫:“上帝,你是没有的!”京剧《秦香莲》唱段:“叫一声杀了人的天!”
在华沙,波兰人民正进行对纳粹的起义斗争,一个带大帽子的孩子,捡起一支手枪,不顾好心人的劝阻,默默地走向战场,这个孩子就像德拉克罗瓦的名作《自由引导人民》那个少年一样,从画上走了下来。慢镜头抬着格瓦拉的尸体,走向直升飞机,影片响起挽歌,世界飘扬着格瓦拉头像的红旗,预示一个人倒下了,千百万人站了起来!
听着古曲《平沙落雁》,感触更深,真是寄住在平滩,历史上惊人的巧合, 可谓:惶恐滩前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手中的画笔能使他青史留名,却无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