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怕自己不知不觉变成那种追求闲适而懒得去折腾的安于现状之人。
不知道是不是前段时间过于折腾,这个周只想安静,也一切如我所愿,没有搞事情,但也足够意外,我竟可以如此“舒服”。似乎只想找一条当下最安逸的路走下去,关于未来的思考越来越少。
日常上课日常颓,惊喜的是身边每天都有温暖的事情发生。比如还伞时在伞里放满零食的内蒙古小姑娘,比如下雨了到教学楼来接我还给我买好饭等我的舍友,比如当我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时说想要变成男孩用外套裹住我的姑娘。
说也奇怪,快乐展现得太过明显,反而多了些复杂的成分。当我想把快乐传递给别人的时候,我开始怀疑我是否真的快乐,可能孤独冷漠才是本性,一个人真的会上瘾。有人说快乐越来越难了,当夜幕降临的时候,你会说美好的一天又结束了还是离死亡又近了一步呢?希望看到这里的你,都趋向于前者。
周末一个人宅在寝室竟然觉得好舒服,于是真的宅了一天。第一次进实验室就觉得不够喜欢,又开始想着转专业,这个样子其实挺让人讨厌的。原以为选生物可以避开化学,没想到仍旧逃不了物理化学,有机化学,材料化学等学科。既然这样,那就学会接受,其实也没什么好排斥的,对吧。
做事犹豫反复说到底是对未来思考的太浅。把目光放远之后当下的问题突然没那么困难了。醍醐灌顶的感觉有点棒,远见是个好东西,希望我也有。很感谢也很珍惜身边那么一两个可以称之为引路人的美好存在。
发现开学以来很多时间都用在手机上了,具体用来做什么,我却无从得知。和朋友聊天?看文章?听音乐?好像都不是。各种乱七八糟的软件轮番打开一遍似乎就用了大部分时间,把手机玩到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很难得我居然有。
放下手机,拿起尘封已久的书籍,内心异常平静。当遇到问题肤浅犹豫的时候,当我想坚持写文却开始嫌弃自己文采的时候,意识到自己确实应该多读书了。看书不一定会有什么立竿见影的收获,也不可能突然增加我的阅历,让我思维紧密,但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就是关于书籍最好的答案。
寒假坚持日更一个月,我对写东西不再畏惧,一篇千字文章如今可以信口拈来。倘若坚持四年甚至更久呢?
缩短缩短再缩短日常玩手机的时间,很多软件一天打开一次就足够了,睡前一小时和朋友聊天也足够了,每天玩手机累计两小时也差不多了。
突然很想系统的学习写作,把爱好发挥到极致。
最近院球队在招新,打算去加入乒乓球队,重新拾起对乒乓球的热爱,运动场与图书馆,大学的完美伴侣。
告别慵懒,告别惶惶度日,我期待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