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IDC - 九点发声
九点发声 020:大家一起来《学会提问》(4)

九点发声 020:大家一起来《学会提问》(4)

作者: hakuxxx | 来源:发表于2016-12-11 02:01 被阅读30次

IDC设计研习社 - 国内首个以学习共同体为理论指导,以行动学习为实践纲要的工业设计师成长社群(嗯,如果你发现了第二个,我建议我们合并为一个)。我们关注设计思维,设计流程,设计管理,学习方法,经验分享等,一切以助推设计师成长为目标,共同进步!我们的精神口号是:一个人走的快,一群人走的远!

九点发声 - 是IDC设计研习社的一个固定活动,每周一三五七晚上九点在QQ群内进行<语音+文字>讨论会,内容涉及设计思维,设计流程,设计管理,学习方法,经验分享等,每次讨论1小时。每周4次,不来就错过一个亿哟!关于九点发声的所有活动介绍以及实践经验,会在简书进行集体反馈。

九点发声 QQ直播链接

IDC的QQ群加入方法
务必阅读入群的规则

DAY 1 : 12月12日 21:00
DAY 2 : 12月14日 21:00
DAY 3 : 12月16日 21:00
DAY 4 : 12月18日 21:00

时间过得真是飞快呀,过去三周,我们好好地读了这本书,已经明显的感受到自己建立起一些些批判性思维了,但在实际运用之中,其实还有很多需要练习的地方。最后一周,把这本书的最后三章内容学习完。希望一起学习的朋友们,接下来的日子要用批判性的思维在我们的群里面进行讨论,把每一次的交流都作为一种批判性思维的练习,让你的思维精益求精。思考力就好像你的肌肉一样是需要锻炼的,用的越多你的思考力会越强。

另外从19周开始,我们在周日多开一场九点发声,如果你连周日都没时间参加活动,我建议你早点离开IDC设计研习社,也许去找个培训班比较适合!这不是难听话哟,这只是在建议你尽快找到适合你自己的学习方式而已。

Processon思维导图是我们建立知识共享体系的第三个重要工具,请大家注册这个网站。关注我以后可以看到这本书的思维导图资料整理,我们会每周定期更新。
学会提问 – 思维导图
学会提问 – 读书笔记
学会提问 – 豆瓣链接

IDC设计研习社 - 我们关注工业设计师的成长
官方的博客 id-china.net
微信公众号 idcxxx
简书 hakuxxx
知乎 hakuxxx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辰司:【DAY4】知识体系框架第一步。万丈高楼平地起。知识体系就是这个架子。而我就只是现在找到几块搭设架子的砖而已。
    hakuxxx:@辰司 搬砖少年,等我们这2周弄完精进,就开始阅读关于知识体系的书籍吧。
  • 橄榄Ooo:【DAY4】我理一下我学到内容:
    【O】我的学习问题源于我对设计流程的不了解
    【R】哈哈终于通过表现自己得到反馈看到自己的问题了
    【I】我的学生思维:学生学习要求。
    我一直的学习导向就是我在生活和学习中感觉到的问题让我产生强烈的困惑和不舒服,于是到处看书和文章(更多的是尽可能的找优质的文章)文章看多了之后又产生了问题觉得进步缓慢
    设计流程我:把他理解为工作学习要求。
    产品需求: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近品分析:竞争对手、优势分析
    设计需求:能力需求分析
    执行层面:具体工作流程分析
    这个设计流程思维起到梳理引导学习的作用,是起将人与社会接轨的接线作用。
    【D】了解行业还是去了解市场还是去了解用户?第一步产品需求我觉得好大…而且漫画这个行业的专业书籍好少,我现在可以做到的是去和行业内的人交流,看一些行业内的人写的文章
    在明确设计流程后要着手知识体系的打造,所以会去找书看,会注意输入输出反馈的过程。
    【O】到处看书和文章,文章看多了之后又产生了问题觉得进步缓慢
    【R】一直在这个事实里徘徊不知怎么办
    【I】没有认识到我的行为是一个学习过程,所以我的之前学习一直停留在一个输入阶段,现在知道了:学习的完成有三个步骤:输入(了解、知道)输出(掌握)反馈(运用在不断的输出和反馈中得到体现)。
    输入:看书、文章,听讲座演讲等方式
    输出:写作,讲给别人听…
    反馈:和别人交流沟通,别人有针对性地评价
    【D】我终于明白了我在这个学习中情况,对我具体的学习过程做出调整:
    看文章看书:通过工具(思维导图,ORID)帮助自己输入、输出,看完后产生具体行动,并把把行动记录、笔记放到网上收集反馈。

    最后讨论会的几个关键词:设计流程,设计思维,知识体系和学习。我把它翻译到我自己这边就是向外:上道。向内:思维,能力的培养。好像还不是很清楚?

    hakuxxx:@橄榄Ooo 【输出:写作,讲给别人听…】别忘记还有实践。你已经说的很清晰了,找出自己的关键问题,解决起来就容易多了,因为有目标了。你看很多人学习停滞不前,卡在某个环节,就是因为没有找准自己身上的关键问题是什么,问题有一大堆,找到最关键的才能开始一个一个解决。很多小问题只是那个关键问题的结果而已。

    两段文字间记得空一行。
  • hakuxxx:【DAY4】设计流程对于你的工作和学习都有非常大的影响,让很多小伙伴并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所以今天又和大家梳理了一遍自己的工作流程,用一个具体的对讲机产品开发所遇到的困难,去分析了如何通过梳理设计流程去规避设计返工的情况。

    设计流程不光是工作用的,他也帮助你理解你到底学的每一个技能,要学到什么程度。以及每个技能在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所以更加帮助你去平衡你接下来要学的各种内容。可以说,想要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首先你得要熟悉设计流程,这里面涉及到的每一项具体的技能和要补充的知识点,都能够帮助你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另外很多小伙伴之前虽然也一起交流过很多次设计流程方面的内容,但是因为自己没有做输出,也没有自己再去阅读相关的完整的书籍,仅仅靠几次交流是完全不够的,所以希望大家去读一读这方面的书。
  • 辰司:【DAY3】O:《学会提问》已经学完了
    R:感慨
    I:其实偶尔回忆一下书本的内容,还能回忆出个大概了的。但看完以后我认为知得最深的不光是如何判断他人言语的可信度,还有在于问题的梳理上,如何去看待单一个问题出现时,你最有可能执行的方案,可能这只是一片叶子,但这也是最具有联系最容易取得的一片叶子。
    D:继续这样读书,但最近开始杂事集堆了,挤时间吧。
    O:大家认同了我们读书会这样的形式,也是在学习批判性思维
    R:感叹。
    I:大家的劲头还是很足的。但批判性思维需要时时利用才有提升。
    D:大家多多利用,在设计什么的时候也是可以运用的。比如说是文中的(替代原因和结论)在设计过程中我认为还是很有帮助的。
    hakuxxx:@辰司 【批判性思维需要时时利用才有提升】+1

    我们太多人把学习只当成了【学】而忘记了【习】,所以根本没有习得东西,也就没有成就感,也就得不到学习的乐趣。我们梳理学习的流程,提高【习】的效率,帮大家重新找回学习的乐趣,恐怕才是大家能够主动学习的关键。学习不需要坚持,也不需要很痛苦,他就应该是快乐的。正如孔子所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hakuxxx:【DAY3】今天是这本书的最后一章,内容没有什么复杂的。简单的和大家讨论完之后,一起用ORID分析了一下过去这四个星期读书的感受。真正坚持下来的人不多,为什么要用坚持这个词语呢?恐怕这个事情并不是大家真心想要做的事情。如果真的是非常喜欢,觉得有意思的事情绝对不会用【坚持】二字。学习这件事情,无法给你带来乐趣的话,那么坚持学习必然会有坚持不下去的一天。
    hakuxxx:@橄榄Ooo 【在具体的行动中仍然会出问题,进步缓慢】把你出现的问题都写出来,都告诉我们,都拿出来一件一件地剖析,我们给出反馈,你才可能有新的认知。我之前就说过,能自己给自己反馈的人非常少。即便很多人以为自己可以自我反馈,但实际上他也不能。

    周围人对你的反馈就像是一面镜子,你想知道身上有什么问题,照镜子比你自己看,要容易得多。这里面可能还有一个问题,是因为别人比较中立客观一些,而自己看自己会带着很多偏见。
    橄榄Ooo:【DAY3】
    【O】 作为还赖在这里的人之一,我也不同意我是在坚持,因为坚持本身就带有忍受痛苦的意思,我是在我认可的一些事情上:读书,思考,写作…在这里感受到进步,以比慢慢养成我来这里的习惯。
    【R】我认可自己的现在的行为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I】目前我只有要思考读书写作输出的意识,但是在具体的行动中仍然会出问题,进步缓慢,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状态…
    【D】我的想法在IDC得到了实践与认可,我会不断参与并反思。
  • hakuxxx:【DAY2】今天我们找了一篇日本平面设计师【白木樟】的演讲记录来和大家一起阅读。发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恰恰那些最基本最简单的道理却被很多人忽略了。

    【点子出来主要受生活经验影响,这个经验来源是在生活中体验,而不是工作中体验。】大量的设计师天天在抱怨加班没有生活,缺乏生活体验的设计师,又会陷入产不出点子的死循环。

    【整理先要分开,什么是有用的,什么是没用的,把没用的去掉,整理不是把东西放得很整齐。】很多设计师都有整理素材、收集网站的癖好,收集那么多,难道分门别类的放好就算是整理了?先从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开始整理吧!

    关于这篇会议记录的读后感,我会单独再写一篇专门的文章。
  • hakuxxx:【DAY1】数据有没有欺骗性?我用之前做的深圳地区工业设计师招聘岗位工资统计调查表来和大家一起分析了一下。从不同角度看到了数据,对于我们不同的感受是什么。有的人仅仅只看到了数字的表面,有的人看到了行业的发展,有的人看到了职业该如何进行规划,当然也有人在怀疑这个数据,最后的可参考性到底有多大。无论如何,我们用不同人的不同思维和角度看到了数据的多个侧面。
  • 辰司:【DAY1】缺点就是无法和实际结合。行动每天一篇读书笔记。haku的目标和明确,其实我发现haku目标一开始也是比较大的。我现在还是按步就班来。设计方面思维和表达优先,专业知识积累的话为次要。
    hakuxxx:@辰司 没错,目标太大,无法实现,需要拆分成多个阶段的小目标,可以落地的目标才有意义!
  • 橄榄Ooo:【DAY1】还是在这里看到自己的不足啊,其实我有好多好多的话想要说,可是一到我发言又不知道说啥(气哭啊)其实我也喜欢想啊,可是想来想去没啥进展呀…所以以后我会不断提醒自己行动行动,尽量多想多去写多说。像辰司说的那样,我要赖在这里不断练习参与进来!

本文标题:九点发声 020:大家一起来《学会提问》(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onumttx.html